全球股市崩跌,世界經濟前景再次烏雲密布。三年前爆發的金融海嘯,號召了20國集團(G20)齊聚一堂,合力救市;這回,要寄望誰來解救?
- Y- Q7 u7 w6 M/ K" k; f公仔箱論壇全球股市自周四起連環跌,拋售風暴始於歐股,在美股繼續,道瓊工業指數暴跌512.76點,跌幅4.31%是2008年12月以來最大;亞股周五開市跟著崩解,除今年已跌多的上證指數外,跌幅都逾3%,台股更暴跌5.58%,達464.14點,跌勢最劇;周五歐股仍未回穩,美股早盤略為恢復冷靜,但震盪依舊。
5 d9 `$ I. y5 D! V) W( V8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就在美國國債上限協商僵局才剛化解,避開違約災難之際,這場股災來得突然,卻也不難理解;基本上,它反映的是近幾周來逐步累積的多重憂慮,並由歐洲央行周四宣布重啟債券收購計畫所觸發。
5 r1 ]; a; x6 x' z( T' x+ @tvb now,tvbnow,bttvb多重憂慮最初源於7月以來公布的一連串經濟數據多數走弱,顯示自2009年6月起復甦的美國經濟出現二次衰退的風險;接著,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債限協商上互不相讓,雖在8月2日大限之日前達成協議,卻也讓世人看到美國政府在經濟事務治理上的力不從心,尤其是協議內容除調高債限外,並無可信的穩定財政計畫,更令人擔心美國經濟將因缺乏財政政策支持而難以避免再次衰退的命運;於此同時,美元的價值受到質疑,引發了國際貨幣新一波貶值競賽的憂慮,日本、瑞士央行進場干預,匯市的騷動讓正需要穩定的世界經濟更加不安。- f! a3 _9 C& I( z6 }- W
就在山雨欲來之際,歐洲央行又在周四出手整治歐元區的債務問題,重啟已停止數月的政府債券購買計畫,但僅限於愛爾蘭和葡萄牙債券,而未包括正處於危機邊緣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歐洲央行此舉讓市場解讀,歐債問題比預期嚴重,流動性壓力再起,且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擴大規模計畫恐不如預期順利,促使歐洲央行不得不出手。這樣的解讀一擴散,自然重擊本已脆弱的市場信心,進而觸動這一波股災之鈕。% U0 W8 m2 H. h" L) C) C& T) ^
這波股災更深一層的憂慮,亦是對政府因應新一波經濟危機的能力缺乏信心,因而全面崩跌的股災或僅有一天,但長期下行的風險猶在。從大環境面來看,前波金融海嘯時,是全球性金融去槓桿化造成的流動性枯竭,並導致國際短期需求的恐慌性萎縮,各國透由G20等國際平台協調經濟政策,同時大舉注資救市、擴張財政拉高需求有其必要,也發揮了明顯效果。但這次不同,流動性不足現象僅限於部分國家、部分市場,匯市交易還特別活絡,美國標普500企業的帳面現金部位更高達1兆美元,加以各國面對的經濟課題有利害衝突,自不易也不能期望各國再次聯手。5 K) x+ M U! ^
此外,目前主要經濟體顯現的經濟問題,都是存在已久、懸而未決的老問題,而非立即性的危機,需要的是這些經濟體的領導人拿出具體可信的根本治理計畫,而非只是一味短期刺激。以美國為例,經濟前景朦朧的主因之一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不只讓民眾不敢花錢,也將造成結構性失業,即使聯準會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QE3)也難有顯效。因此,美國多用心在改善失業及促進投資上,可能會比動用貨幣政策撒錢、擴張財政政策花錢有效。而且,與三年前相比,美國現在可選用的政策工具及空間或不如前,但不致束手無策,關鍵在於要對症下藥,政府救市終非常態,經濟體質的調整仍須回到施政正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U# i K0 @; e4 o2 f/ x
連兩天的全球股災,已促使歐盟各國領袖展開緊急會商,中國大陸、日本及澳洲等政府官員也出面喊話,希望安撫投資人的恐慌情緒。這樣的喊話對投資人當然不夠,市場更期待各國政府能重視經濟施政的可信度,並拿出說得出、也做得到的政策。3 A) X8 u- i"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