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8日電】
( L, V8 Q0 c; M9 Q8 A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3 Z% x* `, Y4 ^6 F
大陸今年進入「十二五」規劃,重點擺在調整經濟發展結構,改善民生,轉變以往盲目追求GDP高成長的迷思。官方新華社今天撰文表示,一些省市已開始放棄GDP至上的官員升遷考核模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 e' k, j) \0 X. |: X
中國大陸本週正式公佈的「十二五」(2011-2015)規劃提出,要對官員政績實行綜合評價考核,同時強調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官員調整和選拔任用、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0 M3 f/ ^1 S* u* `5 m7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大陸揮著經濟改革旗幟,在「十一五」(2006-2010)期間確實交出亮麗經濟增長成績,可是經濟增長果實未充分讓全體民眾享受,收入分配不均,拉大貧富差距,也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子。
P j; N, \. w* ]1 N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委組織部考核考評辦公室主任范愛國表示,以GDP(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地方官員升官考核評價的唯一標準,在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大陸社會和諧發展,乃至於幹部與群眾關係,在有些城市甚至成為激化甚至製造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
/ o5 t5 o5 a/ v4 r% Z! rtvb now,tvbnow,bttvb他認為,「十二五」規劃可能會深刻改變過去經濟增長至上的官員政績觀。
, R& F3 \. T) H4 T中國大陸政府「十二五」規劃中表示,要弱化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評價考核,強化對結構優化、民生改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目標任務完成的綜合評價考核,以推動科學發展的實現。
# x; y; b+ G6 N3 X「GDP為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中國政府考核官員的主要指標,在這一「指揮棒」指引下,越來越多官員把做大GDP,看作關係自己未來升遷的決定因素;但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引發愈演愈烈的重經濟輕民生、重總量輕人均等問題,一些地方還出現與民爭利現象,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官民關係緊張。
% B7 h2 \, @ _' Ktvb now,tvbnow,bttvb分析人士指出,要扭轉官員的GDP崇拜,非改變激勵機制不可。「指揮棒」的方向變了,官員才可能改變行為,減弱官員盲目拼經濟的衝動,更加關注於發展的效益、民生、環境等問題。
1 O* w- G. M5 A甘肅省委組織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單純追求GDP,減弱對社會民生的關注,不了解老百姓的所盼、所思、所向,即使GDP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還是會出問題,永續發展的實現和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會遇到大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z+ L3 K. L
一些基層官員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讓民意真正在考核中佔一定權重,才能解決部分官員「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上級翻臉」的問題。
' J q* ~ N: E4 ~3 Z4 b$ K8 w: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據瞭解,甘肅、廣東、河北等省近年來對官員考核指標體系的調整,均涉及民意指標的建立。甘肅省在評價官員時,引入了「民意調查」環節,特別是把考核對象的「利益攸關方」納入民意測評範圍,以提高評價的廣泛性和真實性。5.39.217.765 B2 D2 l: v( C" h, @0 D8 ^ w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考核幹部不能簡單淡化甚至取消GDP考核。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說,在幹部考核體系中淡化GDP,並不是說它就不重要。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2,但人均水準在世界上還很落後。
% u- b3 ]- [: `/ r: @% t7 J- P王文章表示,只有把經濟總量的餅做大,才能有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否則改善民生就會流於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