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視負責人及員工有抱負,有熱誠,埋頭苦幹三多年,現在被一班庸官一句「保密制」打殘,並且不給予詳細解釋。tvb now,tvbnow,bttvb8 X* ^: {( D1 Q" t" x% m& L
公仔箱論壇8 k0 ^) n& `1 `1 N6 q' T
保密制原意為了讓行會成員在討論時可無所顧忌,無論在討論時持什麼意見,都會共同承擔最終決定,即是集體負責。因此,保密制只是要求行會成員對行會的討論議程、內容,及出席者的發言內容有保密責任,而非讓行會享有保密的權力; 特別是發牌事宜涉及重大公衆利益,政府有必要解釋行會的決定理據。- J8 v1 O0 A3 a0 l
+ H, U5 ~9 D: w4 E, [, N" Z! d5.39.217.76政府對顧問報告有選擇性採用之嫌,例如發牌無上限改為3揀2,就靠顧問報告過橋,至於哪一個申請機構較優勝,則不採用顧問報告的評分,而是自行定出比重。2 [- Y+ ], A2 Z _3 [4 t0 }! F/ ^
5 T, a: @6 a4 }7 Q' A7 g# k
其次,獲批出牌照的有線和電盈,總體而言或許有較大財力,但是他們承諾投資多少在免費電視業務,才是關鍵。否則資金再多,不等於在持續經營方面更優勝。
1 ?, w2 ?9 j/ ~: m; e7 o/ w p' E8 i( @/ y- y
政府有責任解釋,申辦機構有權知道落選原因,市民大衆也有知情權,但是政府罔顧責任、無視港視和市民的權利,起初以有司法覆核為由,拒絕交代,到市民撤回覆核,港視表示政府若交代理據也不會覆核,此際梁振英卻強調行政會議保密,若有覆核,會向法庭陳述交代云云。梁振英口口聲聲說政府不想打官司,他的態度卻是只有司法覆核,政府才會在法庭交代決定理據,否則港視和市民都無緣得知。這種做法,與開誠布公背道而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