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力陳政策須經程序,希望國民教育科的反對者加入委員會討論,包括是否撤回該科,惟反對者已拒絕;關鍵正在於她昨流淚慨歎的市民猜疑港府。世上沒無緣無故的猜疑,港府要有效施政,必須先贏回民信。 立會選舉明天舉行,港府連日出招撲火,先有港人港地與擱置擴大自由行,再有林鄭月娥專訪,冀為國教對峙尋求出路。林鄭月娥昨指出,政府經多年制定的政策,不能叫停就停,要經一定程序,故希望反對者加入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開展委),經程序解決分歧。
8 x) i! r! F' ^' e 此說有其道理,但反對者並不接受,除因一些政府政策如「置安心」、擴大自由行等可快速從善如流變改或擱置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港府只是請君入甕,此就是林鄭月娥昨感觸落淚指出的,市民不信任甚至猜疑政府。9 `0 Y4 y# s- z6 N
中港價值矛盾 特首紅色背景
' i7 a9 N- l7 W% g! ^公仔箱論壇 惟市民對政府猜疑,非無理由。反對者不信任港府,除了國教科的推行過程與一貫開設科目的程序有異,如在教師普遍認為未準備好及教材未備下,已決定三年後全面推行等,此外還有三大原因。公仔箱論壇' X9 X$ @% c$ i" a$ W( u* B) d
其一,事件最深層問題是中港意識形態矛盾,內地的愛國標準與香港有異,反對者擔心港府未能做好對中央意願與港人意願的平衡,香港價值會被犧牲。
$ Q. l' H3 V- i7 r& a" n 其二,特首梁振英的紅色色彩太濃,他回歸前已受中央器重,競選特首時更為傳統親中力量力撑,故對他肩負包括國民教育的四大任務的傳聞不絕,觸動市民心底的恐共情結。0 r' `2 J# K) D y! ]# s# k
其三,本來若港府民望高,市民會信賴港府力保香港價值,在疑中留情下會較願讓步先試行,可惜,不論是梁振英本身的僭建問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的劏房風波、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閃躲等都予人不實迴避之感,諸種疑雲拖拉至今未解,市民對政府的信任也就一次一次削減,猜疑則一次一次增加,政府與特首民望俱跌其實已是警號。
' h h" q* p; |/ C0 S" Z$ R5.39.217.76港府自損民望 痛定思痛改過5.39.217.76, [4 q7 t1 V# ^
本來理性討論可拉近反對者與政府之間距離,或可免嚴重對峙,但不信任與猜疑卻令理性討論難起作用。此凸顯政府必須藉日常施政累積而非削減民望,否則關鍵時刻如目下國教風波時,便會缺乏消弭分歧所須的民望與空間。tvb now,tvbnow,bttvb: B$ v( T, h3 O. S+ c
國教反對者已應允,在沒有預設任何前提,並在公開及傳媒在場下,與梁振英及開展委主席胡紅玉對話,市民期望此可為分歧尋到出路。不論如何,港府必須痛定思痛,逐步贏回市民信任,否則未來施政之路只怕更崎嶇。8 n! O$ _; o( _$ C
& u( o& p1 K/ f; s$ W5 k7 s1 \6 ^$ q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5 a& o8 B9 V3 c5.39.217.76
: {, k8 V7 e5 q; I3 m4 }公仔箱論壇香港經濟日報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