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舉辦的八國集團(G8)峰會開幕前夕,英國《衛報》6月17日在頭版獨家披露了斯諾登公開的秘密文件。文件顯示,在2009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英國秘密情報機構監聽與會政要的電話並監控其電腦,獲取電子郵件往來內容。其中包括監聽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的通話。俄羅斯專家要求英美給出一個說法,英國首相卡梅倫則拒絕評論。白宮官員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本次G8峰會上為此進行辯護。有分析稱,“棱鏡門”醜聞可能使G8峰會與會代表擔心遭到監控或監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9 [7 i0 O& T
tvb now,tvbnow,bttvb/ C5 q5 E7 [* e) Z/ W
“盟友”官員也未幸免
$ d$ { R' m8 ?- ]" M( h6 i!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衛報》網站報道稱,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和軍情六處等機構設立虛假的網絡環境供與會人員使用,對進入該網絡環境的電腦進行監控,通過裝有鍵盤使用記錄的軟件來獲取信息輸入記錄。安全人員還破解了一些官員的黑莓手機安全系統,對其通話和郵件進行監聽和監控。被監控的對象甚至包括“英國長期以來的盟友”土耳其、南非等國的官員。另外,峰會會場還配有45名專業技術人員全天候分析與會代表的通話對象和頻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z2 j- n4 R" |! d& X
3 U6 f4 V( G2 U3 E% @+ U公仔箱論壇文件還顯示,該監聽行動獲得了時任英國首相布朗的批准,有關外國代表團的情況簡報被遞交給英國部長級官員。有分析稱,英國政府要利用這些情報更有把握地實現峰會目標。
3 ]# `' `& o( \6 y) Z8 {, |
: v6 o* {7 `! y2 X公仔箱論壇英國政府通信總部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兄弟機構,負責破譯和監聽任務,為英國政府和軍方提供信息情報。《衛報》稱,斯諾登提供的文件顯示,該部門在2009年曾用“具有突破性的情報搜集方式”來截獲與會代表的通信信息。
% v5 I; W3 r( r+ {8 {5 q"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l, w$ h |$ E) ~5 ?& C& j H
該報分析稱,這很可能讓參加此次G8峰會的外國代表感到壓力,擔心也遭到情報機構的監聽,並要求英國首相卡梅倫就此做出回應。不過,卡梅倫目前以“不對安全和情報事務作評論”為由,拒絕表態。
- ]3 n( S9 B7 |" k) p5 Q4 N3 otvb now,tvbnow,bttvb- [7 G! b9 `+ w# A* Y! T
俄要求美英給個說法$ u- t8 _# T0 a( V C% A* u
《衛報》爆出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的通話被英國情報機構監聽的消息後,引來俄羅斯官員和媒體的批評之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6 S5 ~: _4 k3 G! R0 c" q; R
. H/ D0 `& L L% _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普什科夫在美國方面否認曾經監控梅德韋傑夫通話的言論發表後,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信息,痛斥美國的行為。他說:“這是醜聞!美國與英國情報機構在2009年的G20峰會上監控了梅德韋傑夫的電報與通話。美國人在闢謠,但是不能相信。這是徹頭徹尾的欺騙。”
+ t, G6 h: y( B8 |2 A1 ~4 Z2 D6 `. k B( J& d) V9 m
俄新社援引俄羅斯前對外情報總局工作人員伊戈爾‧莫洛佐夫的話說,2009年對參加G20峰會的代表電話進行監聽的報道,可能使俄美關系複雜化。莫洛佐夫說,他不懷疑《衛報》披露信息的真實性。“2009年美國一方面宣布發展同俄羅斯的關系,另一方面卻竊聽梅德韋傑夫的通話,這讓我們很難相信奧巴馬關於發展同俄羅斯關系的言論。”
3 Q2 S+ n& |9 T3 b1 p6 R( N公仔箱論壇1 U9 h( f. H, I# |6 @3 g3 P
俄羅斯前聯邦安全局局長尼古拉‧科瓦廖夫表示,情報機構的監聽行動只有在國家政治高層下決定後才能進行。因此,監聽梅德韋傑夫通話的醜聞會有後續進展。俄羅斯專家建議,俄方要向英國與美國質詢,讓他們給出一個說法,到底是誰策劃了這一行動?
/ J( |& z6 w1 T! t' d5.39.217.76& k7 f b5 y8 c5 `/ f q" P2 T
不過,也有俄羅斯專家認為,英國情報機構未必有能力監聽梅德韋傑夫的通話。俄羅斯總統的通話是不能被監聽的,因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通話加密。英美電子偵察手段最多只能記錄下衛星通信信號。
; F4 u! f& v" Z* ]3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2 O3 r0 f4 z6 ?, K
美國無所不用其極: Q( ^6 W8 q0 c' L# A8 c6 @& v2 Z4 r
迄今,美國官方對“棱鏡門”醜聞極力辯解。白宮辦公廳主任麥克多諾16日表示,盡管被洩露的文件顯示政府有廣泛的監控項目,奧巴馬相信他的政府沒有侵犯任何美國人的隱私。奧巴馬不認為國家安全局的做法侵犯了美國公民的隱私。斯諾登所謂政府監控任何人的說法不正確。他還辯護說,應當記住,那些項目都是為了追蹤恐怖分子的行動。" d" b. a9 E( n& v8 s1 l2 Z9 F
tvb now,tvbnow,bttvb) l8 G/ h; m. x& ~) d. q2 ]; N
有報道指出,美國情報機構與各大電信、網絡公司間早已形成默契的合作關系。微軟公司在發現電腦病毒和安全漏洞時,最先通告美國情報機構,然後才對外發布修複消息。此外,同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密切合作的公司不只是“棱鏡門”涉及的九大互聯網公司,多年來,數以千計的美國公司也為政府情報機構提供敏感資料,它們本身也因此得到包括機密情報在內的諸般好處。
" j( z5 z" ~! M8 @: K, U公仔箱論壇
9 \7 m$ Q4 y$ E5.39.217.76《華盛頓郵報》17日還報道說,在公眾不完全知情的情形下,美國官方正不斷收集公眾面部信息,加緊完善先進的面部識別系統。目前,在美國26個州的網站上,可搜索到1.2億人的面部資料。如果說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計劃主要監控外國人的話,這些面部識別系統則更多地與普通美國人有關。
+ H5 [* {! c" c(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1 a9 x9 M ~. W4 B0 B
自“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在對全民監控的手段上已無所不用其極。有分析指出,奧巴馬政府在此方面與前政府一脈相承,奧巴馬本人已被稱為“大數據總統”。奧巴馬政府格外看重收集數據,決策時早已將“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征詢改為“數據如何顯示”的依賴。5.39.217.76" @- N' X) N% c) \. H* D!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