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環球時報:受閱部隊應展現中國軍隊最棒的一切

“9·3”大閱兵漸近,它像磁石一樣將輿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關於閱兵將會是什麼樣的,以及它應該是什麼樣的,眾議紛紛。很多人期待看到閱兵的恢宏場面,期待一個個方隊以激昂的容態和整齊的步伐閃亮登場。但也有少部分人喜歡整個閱兵這件事飄出一些自由主義氣息,別搞得太嚴肅。還有很少數人壓根不喜歡這次閱兵,他們針對閱兵的唯一態度就是調侃和嘲諷。
' t: q; Y+ T+ Utvb now,tvbnow,bttvb
$ n2 _' S0 l' C7 e  中國如此大,社會上各種觀點沒有閱兵方隊踢出的正步整齊,顯然是正常的。讓全國人民都來給閱兵當拉拉隊,大概不會再有人敢動這樣的念頭。 , ~0 Q: z' ?- A* ^, U

: [, _5 N' t$ C# l3 l0 r  H5.39.217.76  但是閱兵隊伍和組織者們該聽誰的?把正步踢得很整齊,英姿勃發,也會有少數人不高興或不以為然。說不定閱兵隊伍一邊聊著天、嗑著瓜子通過天安門廣場,或者耍個把式扯個風箏,反而會讓那些人高興。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F( |; n/ I
5.39.217.766 P0 Z9 h  y1 D5 y$ h: S( J9 G! S
! g: `) B& v! I9 B) |
  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閱兵隊伍千萬別搭理從互聯網鑽出來的各種要求。正步能踢多齊踢多齊,展現最英武的面貌,大多數中國人會為看到這樣的軍隊而開心。
* `! {9 s3 N/ i% W' t2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 m  r8 \& n4 c+ \. v  中國人的確多少有點“好面子”,有點看重“形式”,我們或許不值得為此而羞愧。“形式”在中國不全是形式,它有時會被賦予相當豐富的涵義,這層關係未必總能完全講清楚,但人們能夠感覺到它。
7 \# O3 {6 f3 }tvb now,tvbnow,bttvb
& t4 S, ^; i$ P5 U. ptvb now,tvbnow,bttvb  閱兵遠遠不只是領導人與受閱部隊之間的交流。甚至,它也不只是全國人民同軍隊之間的交流。中國的閱兵多年才搞一次,它是中國全社會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特殊展示及驗證。儘管我們也會勸自己,不就是一次閱兵嗎,也可以自然點,然而事情的現實邏輯總是很執拗,真正想修改它或許無從下手。 tvb now,tvbnow,bttvb$ Y, ^- N6 a2 z" b+ o; J- r

6 T6 g: x6 r: t1 ^公仔箱論壇  搞一個“自然”“隨意”的閱兵式,那是印度,不是中國。印度一年兩次閱兵,軍人像雜技團,表演十幾個人騎一輛摩托車等各種“雜耍”,博民眾一樂。試想把中國整齊的正步方隊都換成這種模樣,輿論會幹嗎? 
1 U9 |/ A/ U$ p, V( J% u$ x
! P  m: S" K% G7 g' E  中國的受閱部隊就應該展現中國軍隊最棒的一切,從精神狀態到紀律作風,再到武器裝備,都帶給人民以信心。這是公眾通過共和國歷史業已形成的對國家大閱兵的期待。 tvb now,tvbnow,bttvb2 Z5 H( l5 c  W7 H/ g; X) D. [
tvb now,tvbnow,bttvb1 [3 C8 J% @% U% x# e6 d
  當然在認真準備閱兵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強調“平常心”也是必要的。閱兵的榮譽不必押在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做到準確無誤上,那樣的社會投入規模太過誇張,那樣的自我要求也會成為一種強迫症。比如現在輿論場上有些雜音,閱兵還沒到來就先表現出輿論的“不完全可控”,這就沒有什麼。後面如有其他具體問題的“不完全可控”,也用不著擔心。 tvb now,tvbnow,bttvb" x" }& E7 E1 m; W

& H# j+ r% b. o/ ^9 p7 _  K7 E. {tvb now,tvbnow,bttvb  最重要的是受閱部隊的精氣神,和中國社會觀閱兵的總精氣神。現在兩者都很高昂,閱兵成功已經有了最大的保障。好好做,也坦然地做,莫在意不同聲音,別擔心有某個細節沒有做到極致,這是我們在結束此文時想說給受閱者和組織者的心裡話。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