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向是突破機構的支持者,但對近日總幹事所發表的文章感到有點莫名,故撰此文回應,希望湊湊熱鬧,引發更多青年工作者的討論。5.39.217.765 b( ~, |6 T$ a7 F- g
我不嘗試去猜想梁的寫作動機,但字裏行間給人的感覺就是「倒」政府是不當的行徑,我們,特別是年輕人,應避免這樣想、這樣做,否則就是給媒體愚弄了。所引用的例證包括現今社會跟過往比較已是「居者有其屋」、「學者有其校」、「病者有其醫」、「行者有其車」,口吻有點像當年羅太告誡年輕人最不該批評政府一樣。看到這裏,我心裏委實有點不舒服,梁是開展香港創意的一位表表者,為什麼要撰文去排除這個能改變現象的一種合法可能性呢?這些現象包括貧富懸殊、就業問題、文化保育、政改停滯,以及高地價政策等。
3 `& a9 ]( x# E) [" `1 E/ A公仔箱論壇
# E8 H. P$ i0 ]9 W
3 \( z, J+ ^4 X9 f9 A1 B5.39.217.76回應梁永泰博士
; \: n8 ? i, b9 o7 a+ J公仔箱論壇「倒」是個政治上的禁忌,但我想到了孫中山、毛澤東、甘地、曼德拉、馬丁路德金等,他們所用的方法或許有別,但都離不開一個「倒」字,「倒」不一定要指血流成河的革命,它亦可以是「變」的另一種形態,美國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把共和黨推倒,這也是靠人民自身的力量,只要政治制度完善,所有的「倒」也只是政黨的和平更替,又有什麼原因需要避諱呢?公仔箱論壇" L) F: h9 j3 B* Q
5.39.217.768 ]) c5 C+ i- Y# V6 Z/ S
基督教的智慧提醒我們要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祈禱,我同意湯漢主教所提出的呼籲,要為所有在政府裏工作的人祈禱,求天父給他們智慧,但這也不排除用「倒」的方法去解決現今在社會上出現的種種矛盾。我同意梁所指出的,「香港的出路是要靠自己,政府的局限就是民間的開始」,民間的力量是多樣和多元化的,並且具備大量創意,若政府為了保護既得利益者的權利而刻意阻撓,這只會把香港這片美麗的土地賠上,這樣真的非「倒」不可。試想,香港的價值和獨有之處就是在於它的「不同」,若我們不去排除所有的可能性,年輕一代才有真正的希望。
' i5 F* f. r. l& [5.39.217.769 v0 F' O2 l' y' x" x/ M) b5 J+ A
「默默忍受」或是「推倒重來」也是需要付出膽量和勇氣的,是年輕人面對苦難與困境時的考驗與磨練。這裏我不是全盤否定梁的看法,只是想鼓勵在不同的改革道路上,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未來不是單靠『倒』政府出來的」,或許會更鼓勵創意,更有說服力。5.39.217.766 w' B1 G9 {7 @7 Y6 n5 g$ p$ H4 i2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