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言衷‧嚴查禁考,預防阻考 公仔箱論壇, ?+ {) p$ W% U' ~5 s

! d; @: U, d6 a& z  t2011-10-04 08:08
, ~0 x+ O6 p& N- t8 _6 |# E小六評估考試禁考事件浮出台面後,一些教育工作者似乎忽視改革契機,讓群眾錯誤解讀為人師表者對禁考課題持有大題小作心態。輿論把問責矛頭指向一校之長本在情理之中,然而“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順籐摸瓜,禁考事件中,可有教師知情不報?監考官核對考生人數時,可有向校長或校長委託人求證?若其他人都可推諉責任,置身禁考事件事外,這無助正視並剖析問題,意即禁考事件往後難免會出現野火春風的現象。
' G4 h9 p: Y7 k0 H$ E6 A我們情願相信禁考事件是孤立個案,絕非冰山一角。然而,直接禁考事件是顯像,證據確鑿易防;但我們不能忽視是否有教師假借權威教育,間接或委婉地阻止學生報考某些科目?持平而論,既然阻止報考事件偶有所聞,姑且不論真假,教育部何不調整沿用已久的報考制度?所謂調整,即保留由班級主任審核後遞交考試秘書處登記的制度,但需添加家長或監護人審核簽名的程序;至於臨場考試,則可設定宣誓文本,由校長或校長委託人註明考生缺考原因並簽名負起法律責任。tvb now,tvbnow,bttvb' h( z- p( Y* S, z
禁考事件,輿論把問題根源歸咎僵化的應試教育制度難免有傾向“民粹”論述之嫌。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制度都以考試為主導,故豈能一廂情願把問題根源歸咎應試教育?教育部、州教育局和縣教育局向來嚴禁學校阻考和禁考,那教師和校長何以無懼通令,陽奉陰違?; j% }: N; r5 P+ B4 k/ |
適切而言,應試教育制度不過是問題的導因;問題的根源是教育部以考試成績歸類學校級別,而非以綜合表現評估一所學校。因此,教育部若不調整評估制度,即使有心嚴查禁考事件,嚴防阻考現象,但我們擔心的是上有一尺政策,下有一丈對策。(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言衷)
5 a8 b( ^. O+ L& R* Y
# K8 N$ y( {; r0 M, s% Z2 ?
, w0 {, w9 T$ O) \5 O3 E0 otvb now,tvbnow,bttvb4 ~4 o& U7 [  }' P$ w) M

1 @) @4 I/ G' N3 ^- M0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I/ G- r( {+ t
5.39.217.76: Z6 L+ o2 t0 }

* h: d! }1 Z, T9 ?1 W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u' C2 m: X& Q. m
9 e. \$ E# E/ ], r
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公仔箱論壇6 o% d, K6 E7 G8 K; a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