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11-27 07:54 AM 編輯
, n6 U. j/ _! p7 Q6 Z( T' B* V+ h [5.39.217.76
7 m L1 \2 Y( c6 ~+ }高鐵翻版承建商紛申索 港珠澳橋應急款近清袋% v% V9 }( F/ j* S0 y% @0 V. x
- R- j: a/ d. u1 H- U公仔箱論壇/ \( r* f9 a# s2 t: e. n" e; n
; C B( J0 t! ?* S0 f- X: @
路政署承認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延誤至2017年底建成。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文件,截至今年3月,人工島填海工程完成約78%。現場可見,大橋香港口岸南面部分的行車天橋正興建橋墩工程。立法會工務小組下周二將討論大橋工程最新進展。(鄧宗弘攝)0 p; Y% u# ]& h1 b9 m: O" l! H1 ]
. K7 G! n7 D: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r, @" e; V公仔箱論壇【明報專訊】造價已經升至358.9億元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正演變為「高鐵翻版」。路政署前日深夜突然出稿,承認港珠澳大橋工程需要延遲一年至2017年底建成。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完工時間延誤,港珠澳大橋與高鐵一樣面臨嚴重的申索問題,據悉由於人工島出現移位及中途更改填海方式,加上上蓋工程承建商因延期而面臨損失,承建商申索額已接近工程預留的16億元應急款項。
- |. F3 I9 V6 O0 j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0 h1 U8 m; g* Z0 s( ~, x$ Z+ X
9月底查詢 路政署仍未回覆
$ r3 `2 F' C6 Y" q; `公仔箱論壇
* x7 ^; Y, k/ f5 F$ x+ R" Rtvb now,tvbnow,bttvb本報於9月底向路政署查詢港珠澳大橋工程承建商的申索宗數、金額及政府所發放的金額等,但路政署拖延接近兩個月仍未有回覆。署理運輸及房屋局長邱誠武昨聲稱路政署在事件上不存在隱瞞,暫時看不到有任何需要增加撥款。公仔箱論壇4 X) A3 D. l Z; e# H* C" ^+ N
$ c' u2 U9 R" o+ h {/ P9 E- [5 v&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邱誠武:無隱瞞 不需增加撥款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填海工程,於今年9月底被揭發有鋼筒移位,導致人工島最多移位達7米。邱誠武在前日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質詢時,稱人工島的土質橫移問題「對我們整體工程而言,相信不會構成進一步延誤」。但事隔8小時後,路政署深夜11時突然發稿,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及香港接線工程,面對物料供應不穩定、勞工短缺、航空限高、環保限制,以及填海沉降較預期慢等施工困難,初步估計只能在2017年底完成,較原定時間延遲一年,推翻邱誠武同日早上的說法。
# l- c. p7 @0 a! k2 |; y4 Mtvb now,tvbnow,bttvb
9 a, I8 t' W5 X& T( n; |2 n公仔箱論壇立會上稱無延誤 8小時後改口邱誠武昨午會見傳媒解畫稱,路政署深夜出稿,是由於當日黃昏才留意到社會對工程完成時間有揣測,希望能夠盡快社會澄清,對此「不好意思」。被問及事件是否涉及路政署隱瞞,他予以否認,並稱運房局於今年1月提及大橋工程於2016年底通車存在相當大困難,三地政府經進一步評估後,9月有初步結果,路政署原計劃於12月1日立法會向工務小組交代。他又稱,暫時看不到有任何需要增加撥款,仍會維持在54.6億元的水平,又聲稱路政署最新的評估是「嚴謹、有根有據地提出」,相信工程能於2017年底完成。& T) H r+ g5 W) H! k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除延期問題外,工程面對一眾承建商申索。因人工島鋼筒出現移位,除了有兩個鋼筒頂部移動6至7米,亦涉及多個鋼筒頂部移動1至2米,需要進行補救工程,加上工程進 行期間,因可能違反民航署的航空高度限制而轉用傳統填海方式,甚至上蓋工程的承建商亦因延誤而出現機器及工人閒置等損失,一眾承建商均提出大量申索。據悉,有關金額已接近工程預留的應急款項,部分經評估後屬「無可避免」,政府未獲立法會工務小組追加撥款前,只能採取「拖字訣」(見另稿)。( K& @. ^6 F) v! A! v; n$ {# D
4 Z ^+ P' d( G, F5 S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形容現時港珠澳大橋走向「高鐵翻版」,擔心工程延期帶來漣漪效應,極可能拖累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工程進度,要求政府盡快交代。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表示,面對大橋工程延誤及出現人工島移位等問題,涉及的承建商申索勢必增加,擔心政府所追加的54.6億元撥款不足以完成工程,未來工程恐進一步超支。他又批評路政署深夜發稿及「擠牙膏」方式交代事件,是要迴避傳媒及議員質詢,認為需召開記者會交代。# d/ p' e' i# p4 s0 x; i
tvb now,tvbnow,bttvb6 `3 m ~+ X6 l/ P
. U0 S( H' k. q3 B! O, U5 Mtvb now,tvbnow,bttvb3 b- }- {9 f# E& F4 n7 p# W
( G% z# Q& S' X* O: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