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郵報: 中大傳媒公信力調查圖自辯 5條自問自答仍存疑問tvb now,tvbnow,bttvb! u- D! d+ q' o- D3 |6 D1 A
& m) y4 W5 h! `5 w0 T: }7 z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W# d7 t! z8 y/ R& h5 ]# f# B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及講座教授陳韜文,早前發表的傳媒公信力調查,無論方法與結果都備受質疑,《852郵報》早前已有詳盡剖析,不贅。兩名教授今日就在《明報》「觀點」版面發表文章,以〈傳媒公信力5問5答〉為題,表示期望「提供更多的資料數據,並以問答形式回應一些提問,希望可以對公信力調查有進一步的解說和探討」。
3 [& D5 s5 Q, x. A) M7 g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3 u1 h$ {7 D& b9 q3 |; `" _%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 g4 J/ H8 J2 j% J
文章就此分別自問自答了5個問題,分別為(一)公信力調查是否只反映市民對傳媒的主觀印象?(二)市民並非對每間新聞機構都了解,他們所給的評分是否有意義?(三)是否有部分市民的評分非常極端,因而扭曲了整體的結果?(四)《明報》的公信力分數和排名是否真的下跌?及(五)應如何將《主場新聞》歸類?
m9 t3 S2 X P" r3 `/ N; ^公仔箱論壇
% E9 ~/ r8 ]7 X4 y& c5.39.217.76
& l9 I9 T( C5 T' j# R, l另外,文章又分別新列出在當初發表調查結果時,未同步公開的「2013年常看讀者評分」及「2011年記者調查」,而兩者評分的第一位報章,皆是《信報》,而非在上次公開的調查結果中頭幾位的《南華早報》、《經濟日報》或《明報》。
5 N$ H' X' m. t4 O/ X公仔箱論壇2 y8 p; w8 H! E2 S
' s% h1 e- p) N+ k0 Ttvb now,tvbnow,bttvb文章亦指出,「常看讀者」(也即是在調查中自稱常看某份報章,而對有關報章給分的「熟客」)所給的公信力評分,平均要比「整體讀者」的為高,特別是《信報》、《太陽報》、《爽報》、《經濟日報》,「大家要留意這些『常看讀者』所佔的比例(即回應率),如果比例太低的話,所得結果便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5 m4 g1 m1 C* ]8 x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_$ t& C1 N6 |1 t/ L4 N6 S
. D5 W( w& t# R h$ L; C* z1 h% etvb now,tvbnow,bttvb
f( N! z& f; m0 R然而,即使蘇鑰機及陳韜文解答了以上五個的問題,但仍然有多個疑問:5.39.217.76. P& H$ _6 X3 ~7 P
' m4 D8 [- i- U F2 X+ c" Atvb now,tvbnow,bttvb
3 c7 E8 ~ Q6 p; w0 s" a( P. M-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r- Y2 k; t. ^0 c" M/ V9 Y
第一,既然調查中問了30條問題,為何當時的的調查結果又只公開其中3條?
7 j5 A9 i: I) \# W, z# G6 E! q( z%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U: R: a: R% J- |" n, S4 O!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 v \2 y
第二,為何在1月3日的調查報告中,不一併公開常看讀者評分及記者調查評分?而是在報告受到各方質疑後,在25日後的今天,才公開有關調查結果?
# R/ n. @ F* `1 i& b5.39.217.76
, K% m. i5 i9 Z公仔箱論壇% R8 c- _! |/ V
第三,文章指,在調查中如果受訪者對某些機構不認識或沒信心回應,他們可選擇不對這些機構評分。另外,又解釋在報告中列出每間機構的回應率,當中從最低的四成到最高的九成八,「可見市民對各傳媒的認知有分別,但頗多人都願意給予評分」。然而,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即使市民願意給予評分,卻不代表市民對有關報章有足夠認識吧?tvb now,tvbnow,bttvb& G7 w) W) V; I k. I6 c5 g( p
. |& F; p) b1 H/ j6 |
公仔箱論壇: q& S5 }* b3 T5 w4 G& K4 @+ O$ @- J0 s
* g' N* W& B: w9 p5 @/ ?) {4 J3 x2 btvb now,tvbnow,bttvb第四,文章表示,細看《明報》和《經濟日報》,在這次調查兩者的分數只差0.04 分,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別。和3年前的調查結果比較,《明報》下跌了0.03分,《經濟日報》上升了0.07分,「但這些分數變化很微,差別程度均不顯著。所以說,雖然今次《明報》的排名看來跌了一位,但從科學角度看,它的分數和《經濟日報》沒有顯著分別,兩者的排名高低仍屬未能確定」。言下之意,是否代表《明報》沒有「公信力第一」之名,卻有「公信力第一」之實?為何兩位教授要在這篇於《明報》刊登的文章,寫下似為《明報》失去「公信第一」開脫的評論?公仔箱論壇& B7 d, F: U$ R% u0 I% B9 E
) \$ T/ Y$ y4 d6 ~
; s4 q- U; ]5 y4 m& q公仔箱論壇第五,文章強調,今次公信力調查結果的重點,是發現整體公信力下降,「個別傳媒機構的排名升跌受到大家注視,但這只應是次要的結果」。然而眾所周知,這個調查發表後,已經成為某些報章往後要重奪「公信第一」的奮鬥指標,《明報》亦因此次的調查自我摘下「公信第一」的報頭。兩位教授當初選擇逐個媒體發表其評分,總難免令業界或公眾仍會單純「發現整體公信力下降」了吧?
! B; t. v, q% [# p6 L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j# R! P/ ^/ S+ |6 t. P: J0 I7 |
5.39.217.761 \# `' |% ~- J.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O1 y+ z6 t5 C. \1 p, ~4 n
《852郵報》問過蘇鑰機教授,他表示公眾的評分與記者的調查是兩個不同的調查,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兩年前做的調查,他們亦不是每次都公布記者調查,「可能大家對市民的評分興趣大些,所以我們就做這個(調查)」。他又解釋,上次1月3日的調查結果已經佔用了半版的報紙版位,如果他們再寫常看讀者及記者的調查,「一版都講唔完,報紙點會肯畀一版我,我宜家都好唔好意思,每次都用人半版,仲要有個咁大的表,一份報紙肯用咁大篇幅去登一些比較悶的話題」。蘇鑰機又解釋,30條問題的意思是,每一間傳媒機構,他們都會問一條一樣的問題,「有29個傳媒機構,最尾一條就是overall(整體)香港新聞界的分數」。他又指如果公眾不是很有信心去評分,他們可以不評分,但如果他們仍選擇評分,「我們會尊重他們」。
) H( T9 K6 t2 R5 h4 s6 Xtvb now,tvbnow,bttvb0 f0 R0 A" c' W0 I3 H8 @
u, f5 b. o& k& S' G. I5.39.217.76此外,蘇鑰機澄清不可以說《明報》現時沒有「公信第一」之名,卻有「公信第一」之實,他強調在統計學上,《明報》及《經濟日報》之間的分數沒有「significant different(明顯差異),科學上一定有誤差,在誤差範圍以內的結果,嚴格來說不可以說有分別,0.04是沒有分別的」。蘇鑰機更指出,別人如果使用及理解他們的調查結果,是他們「控制不到的事」,他們歷年來都是如此分析調查,亦從沒有與報章高層商談過有關事宜。
) n( S& E# _ M/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5 t1 Z7 H$ [+ ~" r
% ^! @+ p/ Q9 v
公仔箱論壇% f* x0 r; ?) j0 O7 ?
' m3 b/ J; K b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x' `, N( V0 z* @
, H) l4 e! H, C# V1 J$ r
tvb now,tvbnow,bttvb7 j: L `3 N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