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信報社評: 售樓違規刑事化 房地政策轉方向

信報社評: 售樓違規刑事化 房地政策轉方向
$ @' G( a/ w5 C#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h, ~# c6 T4 F' ^% q
; y3 d9 \) ^4 Z, j8 c4 X4 d4 h) g
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草案獲行會通過,下周提交立法會首讀,預料可在今個立法年度正式成為法例,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從售樓說明書、價單、示範 單位以至銷售安排都作出規定,顯示政府糾正過去監管不力的決心;在社會對「地產霸權」充滿怨懟的氛圍下,對地產發展行業的政策也作出了方向性轉變。
0 k. k  n( |$ S$ d

6 Y8 z5 M$ R) Q&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昨天強調,法例規管所有一手樓銷售,包括以聯營公司名義交易後再售予公眾的樓盤。按照規例,售樓說明書、價單及廣告等信息均須以「實用面積」作計價基準,否定地產商保留「建築面積」計價的建議,立場寸步不讓。若銷售資料失實違例,更需要負上刑事責任,監禁懲處,規管力度之嚴,與過去「寬鬆 近乎放縱」的態度,可謂作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 S8 Y3 t7 s' i( z5.39.217.76

) `, i. z  E6 H! f2 U+ E地產業界對立法有所保留,是意料中事。過去,發展商通過「信息不對稱」優勢佔盡買家便宜,「發 水效應」層出不窮,盡取大小錙銖之利,使公眾對「地產霸權」不滿持續升溫,並釀成社會深層次矛盾,最終迫使政府出手管制,甚至因應最近發展商的涉嫌銷售缺失,加入規管屋宇平台的內容,要求發展商披露最低樓層與相近街道的高度距離,在在展示政府對行業「寧嚴勿縱」的政策權威。
8 R; p( D& h: L4 P公仔箱論壇

8 F" f9 m% u5 ~$ \! M: F& \; Q公仔箱論壇對於禁止發展商信 息失實和誤導銷售,以保障消費者利益,規管其實是姍姍來遲,早應加以糾正。奈何高地價政策造成資源流向地產業,連帶上下游行業對推動本地經濟增長的作用;加上可觀的賣地收入,令政府推出任何壓抑地產行業的政策措施三心二意,甚至以「放縱」態度對發展商銷售利潤不合理形成的部分,「隻眼開、隻眼閉」。0 `5 J# X" R5 x, D6 T: l. v7 m( P

' K8 g+ e8 p+ b) v  p6 Utvb now,tvbnow,bttvb如今「地產霸權」成為公共領域最「惹火」的議題,也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焦點。政府在巨大的公眾壓力下,先後採取連串行政和徵稅措施,大力抑制樓價上升,排解「無殼蝸牛」之痛,復建居屋,強化房屋政策,試圖為公眾對「地產霸權」的憤懣降溫。tvb now,tvbnow,bttvb1 {3 @9 h7 h2 W. i

5 Q. |# O3 [7 Q8 x: }公仔箱論壇行政長官在二○一○至一一年度《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督導委員會,研究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到目前完成規管的法例草案; 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施政報告》,政府表白開拓土地的決心,同時建立土地儲備政策,增加土地穩定供應,一改「克制供應」的政策立場。公仔箱論壇. `- l- r( W4 L7 v7 E" j7 _# o
tvb now,tvbnow,bttvb7 X* m+ }' {- C2 P
據地政總署資料,政府通過拍賣/投標所釋放的土地供應,由一九九六年/九七年度的八十四點六公頃,萎縮至二○○四年/○五年度的七公頃,其後土地供應有減無增,成為近年物業市場飆升的主因。8 n1 Q0 O2 H) j/ o% P; ^( ]

5 w1 j3 V8 J- ]; T7 jtvb now,tvbnow,bttvb為了紓緩社會對「地產霸權」的憤懣,政府不得不針對樓價高企的根源,放鬆土地供應,當前的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目標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增加供應來源。按規劃署所做的一次檢討,更逐步修訂相關的分區規劃大綱圖,改劃約六十公頃工業用地作非工業用途。
) p+ b. z5 d, K$ d  x: r1 i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T, l: H; g3 W( z7 u
可以看到,政府對地產發展行業的政策,從銷售到土地供應都作出了方向性改變。政策轉變對行業性的經營生態當然有影響,但改變對香港經濟所產生的整體性影響更值得注意。tvb now,tvbnow,bttvb+ y4 J+ _) _# @2 `" {
5.39.217.76, l/ ]: Z0 M) T; [- L& |. ^
如今土地供應模式組合的多樣化、熟地儲備累積的政策推行,動搖了過去的固有政策框架。一旦規管銷售法例草案成為法律,發展商今後的銷售再不能「予取予攜」,保障了消費者的合理利益。然而,房屋及土地政策的方向性調整,削弱地產發展行業的高額利潤機會,與此同時,能否通過政策把一些資源引導到其他行業,優化香 港的經濟結構,值得決策者探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