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向七十五年前的舊書偷師 盧峯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6-28 08:59 AM 編輯
1 a4 n% a* {! z( K5.39.217.76
) V/ c$ ]7 l( r5 e  }6 ^2 ?tvb now,tvbnow,bttvb向七十五年前的舊書偷師  盧峯
& Y, {8 e# {' ?5 P6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u7 Y9 `% Z( g0 h

( t, n# l( M; `2 O, {( E- }6 Ftvb now,tvbnow,bttvb今年是經濟學大師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發表《通論》(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七十五周年的日子。凱恩斯的老巢劍橋大學最近為此舉辦了一次盛大的研討會,邀請不同門派經濟學者、歷史學者重讀這本經典,探討它對當代的意義及啟發性。其中一位應邀出席的是前年奪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明(Paul Krugma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X! @* H8 K1 j/ W
/ I$ }) c& m0 E
就像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那樣
,克魯明為研討會準備的論文依然惹火,不但點名批評好些學者名人如Niall Ferguson、索羅斯、 Robert Barro等沒有搞通凱恩斯的理論就大放厥詞,他甚至連老祖宗凱恩斯也不放過,批評《通論》沒有就銀行危機及債務問題(debt crisis)作專門討論,削弱了它解釋危機的能力,也削弱了它政策建議的說服力。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B4 d- o! |% }5 Z6 ]) ^

/ f+ V# Z7 n" l+ I8 B撇開克魯明的惹火言論及學術專論
,他在論文中倒是提出了當前美國經濟「死火」不前,失業高企不下的根本原因,比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一問三不知好得多,值得拿出來跟讀者分享一下。
tvb now,tvbnow,bttvb" ~; g/ e; \$ m" J7 B; ~3 g
克魯明認為,美國經濟在聯儲局狂印鈔票,政府萬億救市下仍沒有轉機,主要原因是美國家庭、企業負債過高。他們自八十年代中開始到二○○七年累積了大量債務,過往經濟好景時他們可以以債養債,用手上的收入償付最低還款額,甚至可以藉資產升值(樓價上升)重整債務,保持購買力,令經濟保持活力。但在金融海嘯後,負債沉重的消費者再難以債養債,再加上裁員失業令收入下降,他們必須大幅削減消費開支還債,以免破產。在債台高築、消費不前的情況下,聯儲局印再多鈔票也無法提升消費者的收入,也無法提升他們的還債能力,倚賴內部消費帶動的美國經濟怎不像「死火車」那樣走走停停,毫無生氣呢?
5 w% ?& F- ?& S* Z2 \tvb now,tvbnow,bttvb) K! t. v, C% |0 o9 B! f8 z5 t& z
要真正扭轉這樣的惡性循環
,克魯明認為唯一的方法是聯邦政府推出巨額的赤字預算,從而推動大量基建工程,盡快改善高失業的問題。據他的分析,失業率顯著下降意味一般人民的收入上升,意味他們償還債務的能力上升,意味他們可以用較低的利息借入新債還舊債。當這個收入上升、債務負擔減輕的良性循環啟動後,經濟便可以恢復正常動力、投資、消費便可以回復到正常水平,最終令經濟恢復動力。

- e+ S# j# f) U3 F5.39.217.76
! H5 V" W* P, r1 T公仔箱論壇可是
,美國政府已債台高築,一再搞赤字預算不是會增加風險,增加下一代的負擔嗎?克魯明指這樣的憂慮沒有必要。跟一般消費者相比,美國政府借貸的能力高得多,借貸的利率低得多,以債養債的能力大得多,短期債務上升不會改變美國政府的財政穩健程度。一旦經濟回復較強增長,政府收入包括稅收將迅速回升,反而可以會削赤減債事半功倍。
可惜,克魯明的如意算盤沒有多少政府或央行同意,他們不但不肯再搞赤字預算刺激經濟,反而着力減開支及減債。公仔箱論壇1 T+ y2 t  c7 |* t* U. R: k

9 r" f* b2 b,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面對這種時不我與的狀態
,難怪克魯明在論文中慨嘆大家隨隨便便就把凱恩斯埋葬掉,隨隨便便把三、四十年代辛苦得來的經驗丟掉!
6 l* ^9 y( b" T$ o' d, v1 _公仔箱論壇( U8 v# T, L3 z
There is an excellent documentary on the battle of economic ideas called "Commanding Heights" available in Google Video
" s, W# d3 e1 l/ L, dtvb now,tvbnow,bttvb# N9 }# B! B" v; w1 H

+ O1 P  W5 S6 g4 u  _: y% x$ N' V% O公仔箱論壇
  I# F) v2 P  c% i( ]# L  i" Vtvb now,tvbnow,bttvb- A+ V) _, r3 A  \: {( P
5.39.217.76% ?# r/ m# Z1 `2 p

. ?1 \. |) p# u2 H2 t1 c4 a+ ?5 t5.39.217.76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