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贊同近日媒體報導的一系列微型華小的故事,這讓我們知道有多間大型華小學生爆滿,在訴求增建華小的同時,也瞭解並關注還有數以百間的微型華小,生死存亡的關鍵就是學生來源!公仔箱論壇: y2 D# u5 e; E/ N% F
5.39.217.762 `6 \7 l1 n: A% }7 j9 X# U! ]' m
有的只剩幾十位學生,有的甚至只剩幾位同學,它們的問題大致一樣,就是當地人口外流,大部分靠友族學生支撐場面。疑惑的是部分微型華小還是在一些知名的新村,房屋也有數百間,華裔人口也有五六百人,但就是找不到多幾位華小生?公仔箱論壇6 G2 I# T! M6 ^
8 G3 }, f* t! j* I6 O*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認同這類新村年輕人外流,但據我了解,多少都有一些年輕及中年人留在當地繼承祖業。公仔箱論壇3 S7 \- z3 g% n9 w
3 _# l2 T- F& i6 \, ]4 C% V' l公仔箱論壇這類新村和馬來甘榜大約相同,他們解決華小問題的方法,就是期待新村有屋業發展,有更多華裔家庭入住,或希望能撐到搬遷批准的好消息,又或用最古老的方法,就是A村去B村找學生借學生。難道沒想過,B村學生借給你,自己豈非沒有學生?這好比家裡沒米,想和鄰居借,如果借不到就搬家。為何從不考慮,自己栽種自己生產製造?5.39.217.761 g3 W. O3 }1 d& ^* N8 Z4 H9 C4 ^
9 J/ Z- l5 R' |; y3 [看到一些華教人士對華小的付出,深深感動佩服。問他們有幾位孩子,部分說一兩個孩子就夠了,部分說他們還是單身,這豈不是捉不到關鍵點嗎?這是對華小的錯愛、假愛嗎?為何對微型華小所需視而不見,對華社所要的避而不談、談而不動?難道一直一廂情願,也阿Q精神的重質不重量?
$ l5 l9 c) O, b* Stvb now,tvbnow,bttvb
2 [: Q& [8 V4 G( j& O0 `% b5.39.217.76首都在印象中是華裔集中區,記憶中華裔人口占多數,奇怪的是國小生已有八萬多,華小生只有四萬多?不是說華社90%都把孩子送去華小嗎?
3 A' ?4 h' }/ Q-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X) ?2 W" p' P- N6 W" j
我覺得華社及教總都逃避問題,對于新村、城市出現微型華小,理由永遠是城市人口外流郊區,而新村又外流城市,豈非自相矛盾?無可否認華裔較會賺錢,卻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只怕未來窮得只剩下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