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成也金融敗也金融
! f- U0 F& l" k* I9 w1 f4 w$ O( T; r8 ~公仔箱論壇* \) M+ n- ?/ @5 @
丟了西瓜揀芝麻,香港剛剛被擠出全球競爭力三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評估報告卻讚揚香港金融體系監管完備,有能力承受衝擊,並確認香港為全球規模最大和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發展指數中位居榜首。港府對此沾沾自喜,好像得到安慰獎似的,其實,基金組織同時指出香港供樓負擔過重、貧富差距擴大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這些才是香港最大的隱憂。
8 ~8 w- t# U1 _* g3 @/ ktvb now,tvbnow,bttvb" H6 C7 c4 h7 f/ U
無可否認,自從○八年金融海嘯令香港監管漏洞暴露無遺之後,近年亡羊補牢,確實有所改善,基金組織予以肯定不足為奇,然而,這並不值得沾沾自喜,香港經濟結構單調,基本上靠金融支撐大局,如果連監管也做不好,豈不是自取滅亡?公仔箱論壇& j, H8 x: h- x( y: r# D( p
9 g6 ~9 B% C; l! f6 y! p( U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香港金融發展指數在全球居於榜首位置,固然值得欣慰,但也正因為過於側重金融業,導致產業空洞化,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基金組織指香港樓價與收入比率是區內之冠,市民置業負擔值得關注,正是金融獨大衍生的主要問題之一。早前有海外機構調查顯示,香港連續四年成為全球供樓負擔比率最高的城市,樓價中位數逾四百萬元,平均每個家庭「不吃不喝」近十五年,才有望上車成為業主;即使目前處於低息環境,平均供樓支出仍佔家庭收入六成半,遠超金管局不能超過五成的指引。而最諷刺的是,香港樓價高昂,惟面積卻是全球最小,每個新樓單位平均只有不足五百平方呎,多少市民窮畢生積蓄也僅能換得一個蝸居,叫人情何以堪!
. U$ D+ h4 s, j6 g5.39.217.76* L2 F) R! S% D2 t# w
貧富懸殊是金融獨大帶來的另一個深層次問題。由於經濟結構單調,導致分配不均,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令香港堅尼系數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而這也正是近年民怨不斷上升、社會躁動不安的主要原因。至於基金組織指出的人口老化問題,更是香港社會的計時炸彈,也是未來發展的最大隱患之一,可惜港府除了空喊「狼來了」之外,根本束手無策。
8 g4 F! k5 s- K# V5 ]5.39.217.765.39.217.765 h$ y' X( {/ s" V- a$ s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香港獨沽金融一味,等於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目前香港在這方面還能保持一定優勢,主要得益於內地因素,人民幣離岸中心,加上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令香港金融市場不斷壯大,以至成為基金組織所指的「全球規模最大和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然而,隨着內地高速發展,市場日漸成熟,尤其是上海被定位為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而深圳及天津等城市也正全力發展金融業,香港優勢逐漸弱化,金融業的老本究竟還能吃多久,實在令人懷疑。公仔箱論壇9 M) y( _( t0 D* T
+ W* K; N6 ], {, \. b5 q6 R' O當然,港府並非不知道危機所在,只是無能為力而已。前朝曾蔭權政府曾誇口金融業可以養活一千萬人,後來被金融海嘯打碎黃金夢,他又提出所謂六大產業,可惜吹者自吹,六大產業至今依然無影無蹤。而現屆政府也揚言要把產業「做多做闊」,如今看來恐怕又是淪為空談。成也金融,敗也金融,這也許就是香港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