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會通縮嗎?周全準備才能安定人心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結果較去年同期下跌0.61%,今年第1季較去年同期下跌0.59%,主計總處預估CPI下跌情況將延續到第2季,不過,由於核心CPI仍上漲,主計總處認為造成CPI下跌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下跌,由於其他物價仍上漲,目前國內物價變動溫和,並無不健康,也不用擔心通貨緊縮。主計總處進一步指出,從總體經濟面而言,油價下跌會讓油料費支出減少,民眾將更捨得花錢,企業的投入成本也可望降低,這對民間消費及經濟動能的提升都有正面幫助。如果這真只是油價因素造成,且是短期現象,過了年中後,物價又可以回到真正的「健康」狀態;甚至還可以因為物價下跌而增加消費投資,那麼就真是萬幸。但我們要懷疑的是,近來油價最低點出現在1月每桶45美元以下,而2、3月反彈至55美元,為何CPI卻仍逐月下降,相對去年跌幅也逐月擴大?又如果低油價低成本,可以增加消費投資動能,為何第1季的進出口呈現衰退現象,尤其是進口相對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5%,資本設備進口減少9.4%,農工原料減19.4%,即便以原油進口數量7,000萬桶來看,亦減少16.7%?又為何前兩個月的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幅度會較去年第4季明顯縮減?由以上第1季數據的變化來看,與原先年初樂觀的估計,顯然有相當大的落差,國內的消費、投資及經濟動能相較去年第4季,也並沒有因為油價下跌更多而擴增,反而有衰竭的現象,這樣的趨勢並不健康。倘若主計總處只關心指標上是不是真的到達了通縮定義,而忽略了其動態變化,及背後所可能隱含的危機,那才是真正危機所在。許多人認為,目前的物價下跌只會是短期現象,不必擔心;而原因也很清楚,只因為是油價下跌,所以無妨。但我們會問,為何過去油價上漲所形成的物價上漲,大家那麼害怕呢?這是因為,無論是通膨或通縮所造成的螺旋型惡性循環,最大的關鍵不在於是什麼原因造成,也不在於物價上漲或下跌時間多長,而在於民眾或企業對於通膨或通縮的預期心理是否形成。一旦通縮預期心理形成,所有民眾、企業的經濟決策及行為,將產生180度的轉變,既然預期物價會下跌,所有提前消費、投資行為都顯得不理性,借錢來消費與投資更是錯誤,所有經濟行為,會從積極性轉為消極。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日本過去消失的20年,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這也就是為什麼,包括美國、日本及歐洲央行會採用極端的貨幣寬鬆QE政策,就是為了避免落入通縮漩渦裡。第1季的物價下跌情形,當然不能說是通縮現象,但若從其變化趨勢,以及其他經濟數據來看,說是健康狀態,恐怕也太樂觀。或者,我們換另一種問法,先不論會不會有通縮?而是問,倘若發生通縮,政府的因應策略是什麼?採貨幣寬鬆QE?再降利率?或是啟動大規模公共投資?先別說這些政策是否會有效,以目前台灣所處的貨幣及財政狀態,政府還有多少空間可以實施再寬鬆的貨幣或財政政策?說實話,政府若不說出來,很難想像還有什麼可以因應萬一通縮的絕招。有趣的是,通縮會不會發生,常常決定於我們的態度為何?倘若我們認知到可能會發生通縮,而想盡辦法做周全的準備,那麼人們反而不擔心或預期通縮;如果,只有一張嘴鐵口直斷,斷言通縮不會來,但卻提不出什麼因應之道,也看不出因應決心,那麼,一旦民眾有了自力救濟想法而持續目前保守行為,誰說通縮不可能?5.39.217.768 J4 z1 c+ O, o# H; o' Z% F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