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7-6 05:59 PM 編輯
6 h" ?0 C4 _! m: w公仔箱論壇; n" P* l: S c0 i8 m
林行止:沒有別人的人 難作道德判斷tvb now,tvbnow,bttvb# N0 w8 s B* g' ^
- k' f: K& r/ l一、5.39.217.76! ]$ q S. v* W+ ^6 _9 H
9 c% t/ G) i) W/ g, g9 A) ]
自從阿當.史密斯的傳世巨構《原富》(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於一七七六年出版以來,他所揭示的無形之手、自利心和分工效益,經過不斷實踐印證之後,早已取得致力於研究經濟發展者的認同;事實上,資本主義所以能夠迅速發展,現在且證實在創造財富和提高生活水平上遠勝其他主義,與資本家落實、執政者不敢遠離史密斯這些主張,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可惜的是,一如美國文豪馬克.吐溫所說,所有的經典著作都是「談之者眾讀之者少」,這種現像一樣發生在《原富》身上,結果史密斯學說難免受到歪曲的誤解,比如「無形之手」被誤解為無政府式的絶對放任自由、「自利心」被歪曲為不顧他人死活的自私自利,以至「分工效益」被早期資本家用為對工人巧取豪奪的手段。凡此種種,都使史密斯和資本主義蒙上不白之冤;而精深博大、溫柔惇厚、以「厚生」為念和處處為勞工階層福利設想的史密斯學說,因此被某些人(尤其戴著政治有色眼鏡者)視為替資本家為虎作倀、剝削勞工階級的「資產階級理論」。這些誤解、歪曲和由是而起的抨擊和詆毀,都是因為對原富精神一知半解、斷章取義產生。趁著史密斯逝世二百週年(一七九○年七月十七日),筆者撰寫本文,從比較全面的角度來看史密斯這個人和評價他的學說。按本文發表於《信報月刊》總一六八期——一九九○年七月。把這篇寫於二十六年前的舊文隻字不改發表,是筆者覺得它尚未過時,而本報讀者未必讀《信月》,因此再在這裡刊出。
$ K/ v/ s2 F- D; @8 _4 k公仔箱論壇
% C7 ?1 p9 v: w公仔箱論壇當共和黨的朗奴.列根在贏得一九八○年大選的時候,他的支持者在華盛頓舉行雞尾酒會以示慶祝,《華盛頓郵報》的採訪記者在有關的報導中指出一項「奇特現象」——與會的百多名政界人物,都結上一條印有金色阿當.史密斯遺像的深藍色領帶。在投資顧問界享盛名的哈利.舒爾茲(Harry Schultz),在其投資通訊中指出,這種「奇特現象」意味著「市場經濟將受到前所未見的尊重」,他因此修訂了對股市前景不太樂觀的看法……。
! S, q# I/ h$ Y" J; E. ]2 \& h7 m C. e/ x+ N3 o. W h1 |
為什麼這些政治人物不結印有被共和黨元老前總統尼克遜捧為「聖人」的凱恩斯的領帶,而偏愛這位十八世紀的「奇」貌不揚常常陷入冥想且漫不經心的古典經濟學鼻祖?道理非常簡單,這些政治老手清楚瞭解,列根在競選期中揭示的「列根經濟」(Reaganomics),體現了史密斯學說的精神,而史密斯學說正是經濟繁榮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公仔箱論壇5 Y* S+ C8 i0 u, H'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v) `' j4 q5 |
0 ^( k, D$ p. C8 [5.39.217.76二、
/ Q4 Z5 r) ]4 _5.39.217.76公仔箱論壇; v5 U/ F! J4 @6 G
一七二三年年初,阿當.史密斯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西北方約十二哩的海港Kirkcaldy(與愛丁堡隔北海的內海Firthof Forth相望)。老阿當.史密斯生於一六七九年,業律師,晚年任Kirkcaldy海關總監;髮妻於一七○九年病逝,一七二○年續絃,婚後不及三年,老阿當於一七二三年一月謝世,遺腹子在他「死後數週出生」;為了紀念亡父,這個遺腹子遂以父名為名(即父子同名,並無「大」「小」或「一世」「二世」之分)。順便一提,老史密斯以四十四歲的英年逝世,他的寡婦死於一七八四年,享年九十歲;小史密斯終身不娶,於一七九○年七月十七日去世,終年六十七歲。史密斯與寡母相依為命,他曾說其生有三愛,依次為母親、朋友和書籍,加以他自小身體虛弱,這或是他一直保持「王老五」之身以陪伴乃母的原因。tvb now,tvbnow,bttvb5 R- z( |" D) \, t1 w% l
( U, W/ f6 M( Y* J* t5.39.217.76史密斯童年在當地文法小學就讀,這間早於一八四三年結束的學校遺址(僅餘一幅斷垣)現在已成為史密斯迷發「思古幽情」的古蹟,在這幅斷牆上有一銅匾,上面鑄著以下的幾行字——
+ _3 ~2 Q8 i/ K7 k
3 G5 F5 E0 ?1 j( d/ z4 a2 D7 v+ L9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i; d$ J% E+ X. E2 u‧阿當.史密斯,《原富》作者,一七二九年至一七三七年在此就讀。7 O6 A: q/ k: L* m" f' T* p5 [: y- o
‧羅拔.阿當,英皇佐治三世的御用建築師,一七三四年至一七三九年在此就讀。
' S7 S/ E4 v) j0 |. [5 c" t& G公仔箱論壇‧托馬斯.卡萊爾,一八一六年至一八一八年為本校校長。5.39.217.76: q* V! ^7 l; K/ F: f
‧學校於一八四三年關閉。tvb now,tvbnow,bttvb% ]& `2 K4 b7 G$ r
' J- Q% A9 ~0 v0 F; Y, K6 I公仔箱論壇一七三七年,十四歲的史密斯考入格拉斯哥大學;以現代眼光看,十四歲入大學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十八世紀,入大學的平均年齡是十二歲。在格拉斯哥大學三年,他於一七四○年七月十七日離開格拉斯哥,前赴牛津大學Balliol學院攻讀。有關史密斯對牛津的印象,筆者在《建設特區的寶書原富》(按刊第一五五期《信月》)已提及,不贅。總而言之,史密斯的牛大生涯並不愉快,他的求知慾因為教授們的怠惰而得不到滿足;不過,在牛津六年,他上圖書館研讀卻獲益不淺。一七四六年八月,史密斯畢業回故里,繼續沉迷於典籍之中;至一七四八年冬,受聘於愛丁登堡大學講授修辭學和純文學課程(Rhetoricand Belles Lettres),年薪一百英鎊;一七五一年一月九日,被母校格拉斯哥大學聘為倫理學講師,翌年升為教授,兼授經濟學。任內十三年,他和母親同住學校宿舍,這是他一生中「最受惠最幸福」的日子。4 E5 _: s8 V% y( o
5.39.217.76; _0 f' U% q- E4 K! y0 U
1 D: S' ?! O9 p1 F4 F( V2 d/ y三、
2 e( i3 V7 _; `% \; q1 b4 N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j/ O: j s# o, {0 S
奠定史密斯學術地位的著作,是於一七五九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亦譯「德性論」),此書一紙風行,令史密斯獲得哲學家的美譽。在《道德情操論》中,史密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一個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的人,如何能對他人的行為作出「道德判斷」(Moral Judgement)?
2 F7 k- q: @- g5 P7 d+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B; j0 n! m8 e& j$ O5.39.217.76史密斯的結論是,當人面對「道德抉擇」時,會想像一個「公正的檢查員」(Impartial Inspector),對主客觀環境作周密的思慮,然後給他提出忠告,最後大都得出建基於同情心而非傾向純自私心的答案。現代很多經濟學者強調史密斯學說的自私自利心,忽略他曾論及的若干並存因素,這種偏頗令一般經濟學者過分重視「成本與效益」(Costs& Benefits),忽略人類尚有利人互利的另一面,因此經濟學家被其他科的學者稱為「道德侏儒」(Moral Dwarf)。這種指摘對不少經濟學家來說也許正確,但用於史密斯身上,則完全不適合。有關這方面的推論,請參閱《建設特區的寶書原富》中〈原富中的無形之手〉一節。
! D- }& u# v" `% y/ a7 p& q8 O公仔箱論壇$ f, W! o4 }9 q: z0 o
《道德情操論》令史密斯聲名大噪,英國學子固蜂擁而來,歐陸(法國、瑞士和俄國)學生亦不辭跋涉,前赴格拉斯哥大學聽課;在這個時期授課的講義,他並無完整的記錄,尚幸他的學生有筆記,至一八九六年(他死後一百零六年)才為格拉斯哥大學以《關於正義、治安、國家收入及軍備》(Lectures on Justice, Police, Revenue and Arms)書名出版。5.39.217.76( N7 s+ O' |' A1 |6 D& a
& o3 h7 ]" G: S,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七六四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十三年後,史密斯開始厭倦,剛巧他的好友湯仙(Charles Townshend)以高薪(外加實報實銷的開支)和「終身退休金」每年三百鎊(為其教授年薪的兩倍),禮聘他為其新婚妻子與前夫所出的兒子巴克魯赫公爵(Duke of Buccleuch)的全職導師,主要工作是帶這位少年貴族「遊學法國三年」;出乎其友人意料之外,史密斯在諮詢他的「道德檢查員」後,竟然接受這項差事。應該一提的是,湯仙后來曾任英國財相,任內提高對美國課稅,終於引起那場令美國獨立的獨立革命!5.39.217.76, e7 z& ^& f. Y
公仔箱論壇7 h) Q4 t* r4 Q
原富精神背後的德性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