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王永平: 怕普選特首反中 不如愁他施政無方

王永平: 怕普選特首反中   不如愁他施政無方0 ?7 f: ~: m, Y4 x
( v3 K2 i  ?* h; t

; U: e! _3 ^+ m8 b! `tvb now,tvbnow,bttvb

8 v* ~4 M4 y: B, j3 S; k% p公仔箱論壇現在2017年普選特首安排的主要爭議是一方要確保普選出來的特首不會與中央對抗(誰來決定及如何定義,是個永遠說不清的難題),而另一方要確保不同政見的人士(包括泛民)可以成為特首候選人,讓一人投一票的港人有充分及合理的選擇。到目前為止,擁有最終決定權的中央(不是個別官員或代言人)只是強調任何安排須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的決定辦事。於是提名特首的委員會如何組成及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方法就成為落實一個令中央和港人都可接受的普選安排的關鍵。公仔箱論壇9 X! K2 N6 Y! M" J+ S5 g1 E

8 \  Q& Z  e" z; e5.39.217.76我相信真心關心香港前途和有一般時事分析能力的人都明白,假如2017年沒有特首普選,由有1200名成員的選舉委員會選出來的下屆特首不可能有效地管治香港。這是因為第一、以為有機會投票選特首的普羅大眾不會覺得有任何責任去支持新政府。第二、立法會內的泛民黨派一定會採取逢政府必反的立場。第三、擁有大多數立法會議席的建制派依然會採取上北京時支持特首,回到香港時便鋪鋪與政府計數的立場,例如派錢共富貴無妨,有麻煩或損害自己利益的建議就拖、阻,甚至公然反對。除了經濟繼續停滯不前外,貧富、階級的矛盾會加劇,社會更不會安寧。因此,如果2017年沒有普選,香港沒有前途。
+ F* O7 w4 `- K4 Q+ r公仔箱論壇 5.39.217.761 F3 ~' H# J  R5 ?4 y6 m
不過,2017年落實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除了擁有以往特首沒有的明確市民授權外,這位普選特首還需要有額外的政治能量,令他可以議而決、決而行,擺脫上屆政府的「拖得就拖」,或今屆政府的「講就無敵、做就無力」的困局。假如普選出來的特首不能改善現今政府舉步維艱的困局,投票的市民會大失所望。假如管治繼續失效,中央不會同意在2020年普選立法會議員,香港依然沒有前途。公仔箱論壇% {7 }6 r2 N6 }% l
5.39.217.76* V- y% c* l5 c$ R! K
我提出立法會議員提名方案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特首參選人與議員在提名過程中的互動關係,讓當選的特首能夠取得上述的額外政治能量,改善日後立法與行政在施政上的合作關係(見《立法會議員提名特首有助「行政主導」復活》18.9.2013)。我想在下面進一步解釋為什麼現時的選舉委員會或任何修訂版不應該變身為提名委員會的原因。
% N+ u7 S6 K6 O4 y-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V( F# p* f  j: n- g1 Z. D  G
首先,在大多數市民眼中,選委會是個俾面派對。激進人士把梁振英謔稱為689特首。實事求是,梁振英是按基本法規定,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中的大多數委員選出來的合法特首。支持梁振英擔任特首、有廣泛代表性的689名委員來自工商、金融、專業、勞工、政界(包括全國人大),甚至宗教界。我的疑問是:為什麼這群代表支持的特首被別人嘲笑時,我看不到他們當中有人為他的選擇辯護,並強調自己的廣泛代表性?有份投票選梁振英為特首的委員包括由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我聽不到他們反駁攻擊梁特首的議員,說你們拿到的選票沒有我們這麼多?tvb now,tvbnow,bttvb! Z; e$ s2 i6 o- Y1 r8 ?7 x

0 t" Y1 m' J4 [, ?+ stvb now,tvbnow,bttvb我相信這群建制派議員心中有數,他們支持梁振英的主要原因不是認同他推出的政策(不少建議根本沒有在選舉時說清楚,例如長者生活津貼),而是他們必須要在兩個建制派候選人中選一個,而中央的明示或暗示便成為他們最後投票的唯一依據。事實上,梁振英起初拿不出足夠的提名票,他後來成功入圍不是因為他的政綱較對手出色,而是他獲得中央的祝福。5 U9 ?8 R4 i% J% j: k; ]% }!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g, u: v$ k; k. R0 _5 E1 K( f
假如提名委員會延續選舉委員會的模式(包括增加些委員數目),聽命於中央決定的委員依然會佔絕大多數。於是在建制陣營中,誰人可以獲提名,不是看實力或民望,而是由中央決定。以上屆特首選舉為例,有實力的曾鈺成和有民望的葉劉淑儀也不能拿到足夠的提名票。把這個中央主導的提名機制過渡到普選安排內,其實與港人治港的目標不相稱。2 a* u% _+ }# a4 I* i3 X

8 b1 M# P( s% {+ I% ]tvb now,tvbnow,bttvb在泛民方面,我相信不少人最終會接受一個讓他們的代表獲提名的安排(例如李柱銘提出後收回的方案)。但假如提名委員會只是以往選委會的原裝版或加強版,絕大多數享有提名特首的榮譽的「廣泛性代表」依舊沒有責任或誘因去了解、審議、完善特首參選人的政綱及具體建議。整個提名過程依舊是個數夠票的遊戲。市民依舊沒有機會在候選人落區拉票前,透過參選人與立法會議員(亦是提名委員會的成員)的政網介紹及問答大會,了解各有志之士的理想和能力。(以往選委會與特首參選人的會面,即使是公開的,也是個沒有實質內容的過場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b: m9 w4 P- N2 |+ q

. e5 F2 {# {+ }5 htvb now,tvbnow,bttvb因此,與其怕普選出來的特首與中央對抗,不如愁他(或她)當選後依舊無力施政。成功當選的特首必須在沒有執政黨的支持下,與有廣泛民意基礎或頑強既得利益的立法會合作,推行新政。這是個天大的難題。我的結論是:不透過改變現時特首提名的機制,預早建構行政與立法的合作基礎,2017年普選特首可能在製造希望後,帶來更大的失望。
1 a, B/ Z6 a; J! ?2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1 O+ \, \5 W- q$ \( D2 m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