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東江水較淡化海水貴近倍 - 凝緣

 ,  描述: 蘋果日報
                        5.39.217.76  Z3 l$ \7 c% X
                                東江購水之初,絕非陷阱堪稱互惠。第一買水的總督是柏立基,一九六○年買了零點二億噸,聊作補缺。六三水荒後的六四年,督爺戴麟趾始與粵方訂約,每年購水零點六八億噸,每噸一毫。七一年麥理浩上任,增至零點八四億噸。眼見紅衞兵連英國代辦處都敢燒,麥督豈敢依賴中共供水,積極部署水源自主。一九七五年,香港首座「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落成,同時投產。
# O- L9 i* R* z( J/ a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o+ K; w2 O$ ^) N  S4 p* v( M" r

  i5 z/ b$ T$ |0 a! Gtvb now,tvbnow,bttvb粵方慌了,惟恐這無本生意從此告吹,官方、私下密集游說,更以特別低價吸引。而當時恰逢香港經濟騰飛,工業用水需求急速攀升。尤以香港主打的紡織、印染、化工、電子業耗水最甚。加之當時海水淡化成本高達每噸六十元,又無法大幅增產。麥督深恐因缺水而拖慢甚而拖垮方興未艾的繁榮,萬般無奈下,七六年購水量破億,七八年再簽四年約,逐次遞增至年購二點二億噸。1 m! R* ~% l: r0 w0 N$ r
# R, m0 M1 s. M0 q

$ F6 e5 _" H/ x3 h" C. a2 u'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九八二年麥督離任前「樂安排」停產關閉。至此,香港之於東江水,猶如癮君子之於白粉,再也無力擺脫。一九九二年,回歸倒數聲中衞奕信意興闌珊,耗資數億的淡化廠以爆破式拆卸,港人的水源自主努力灰飛煙滅,秋水無痕。
2 ]$ N: E& |7 D% q. M$ n' z+ J公仔箱論壇6 D  N4 p9 S8 t5 O2 s
4 O8 \3 Q" R7 w  y2 m
麥督有否想到,隨着新興科技發展,淡化海水會越來越便宜;隨着中共腐敗加劇,東江水會越來越貴?

8 ]2 A6 `% P! L& r( I5.39.217.76地球水淡水僅佔百分之三,可利用者又只是這百分之三中的千分之三。上世紀始全球驚覺水資源匱乏危機,各國共識是發展海水淡化。中東沙漠國當屬不得已,美歐發達國家亦競相鑽研相關技術。
/ z6 }0 y8 _8 i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_9 p' \* b

! I4 R* T# o* j, z6 f4 g5.39.217.76沙地阿拉伯年產二十五點七億噸淡水,冠軍。美國第二,十二點九億噸──比我們買的東江水還多。連台灣也緊跟世界潮流,五百萬噸。至於價格呢,經六十年努力,成本降幅九成五。據台灣學者張鼎斯二○○九年資料,美國每噸三點七五港元,以色列同價。台灣三點八五港元,張先生興奮高呼:淡化海水早已不是昂貴水源了。
' ?$ ~# J7 q8 l/ c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X: r) A) p) A

2 R$ V+ T9 Z! f+ ?1 Etvb now,tvbnow,bttvb東江水甚麼價?每噸四點三二港元!若加上嚴重污染(綠色和平組織:猶如糞水!)的淨化費用,每噸七元。高過淡化海水近倍,也大大高過大馬賣給並非「同胞」新加坡的水價。更土匪者,原本一滴也不需要的東江水,強賣死約一定三十年,而且年年加價。
, a2 e# U7 I9 J5 A5.39.217.764 q$ X) F" l% @3 V: j" n+ W

* A0 V- v+ \5 Q% |* Q/ q維基解密踢爆,○九年粵西大旱,香港卻天天倒水入海,港府建議減少供水以紓旱情,但遭「婉拒」。中央某領導聞訊怒責,粵主、港奴急擬協議:輸港水可酌情減量。然後就有了林鄭去年親赴深圳簽署三年買水協議,付款方式改為以年定額數一次付清──收足了錢減不減水由得你啦。敬愛的習總,就看看這東江水,如果港人會「歸心」,那星洲佬不是要摟住馬國漢叫親爺爺嗎?(完)
& Q' m( n7 E2 |* f! M/ k9 C' F5.39.217.76# j1 K% r% B2 b- c
5.39.217.76" {  Q) L8 c: ^/ N( q- x" A/ d( q9 K

% K% v, j+ J3 E/ c9 U; o. J8 R9 S, f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k9 v( L8 Y& y; D% T
* ?  b* M& B% N: g8 a, J' m
凝緣) w3 H! C- T$ j8 f" O2 c

* g/ g- R9 ?, y: t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c& H7 I7 H! |2 o
傳媒人
凝緣: 香港一滴東江水也不需要 5.39.217.765 ~6 Z; e+ s+ p6 C
$ i. B: C* o( O

# b6 {& U( j! k0 f( h! ?; @2 I  F左耳陳曲線煽動港獨,同時為了挑唆國人仇港,在內地大肆渲染「東江活命水」話題,將港人貶為飲水不思源的負義族群。香江論者群起反擊,或責其敵國思維,或辯白價高質劣。殊不知,在加工業式微的今日香港,根本一滴東江水也不需要!而東江水輸港案,從七十年代醞釀之初,便是一宗「誘君自宮、請君入彀」,然後任我勒索要脅的政商大陰謀。
8 |7 Z: d( ]2 c& v/ N& Z4 ?

: E! b$ o, f* K0 a一滴也不需要?是的。切勿以為我信口開河,請看一組數據:一九八○年,香港人口五百一十四萬五千,年購東江水一點八億噸。二○一一年,人口七百○七萬,年購水八億噸!人口增加百分之三十七,購水量為何狂增百分之四百四十?況且,即便按比例增購至二點五億噸,命中注定都是要倒進大海的。
3 ]& f7 Q- c  ]9 k1 M9 e

1 c2 }$ \. R' K0 f0 ]: I; \" K6 I5.39.217.76因為,當時遍佈全境蓬勃興旺的工廠北遷殆盡,而供水通識是:中等發達工業城市,工業用水量為生活用水的兩至三倍。哪怕一比一吧,人口增三成,「耗水大戶」工廠減了九成,總用水量理應有減無增。
, K* e5 X3 T- W- m
5.39.217.76# K) ?: g' j+ G" c! L+ N' y
我想從本港水資源、購水陷阱、海水淡化三個方面,揭開「搶錢水霸」真面目,讓當了多年冤大頭的市民再聽到土共「飲水思源」屁話時,甘願罰千五蚊,也要劈面唾他一支中國特色的「劍」。
3 {) H& ?% z8 C* w! V2 ]( Y& \* P% ^tvb now,tvbnow,bttvb

* R% i( s8 A6 Ztvb now,tvbnow,bttvb香港不是撒哈拉沙漠,地處亞熱帶多雨區域,年均降雨量二千多毫米,是北京的四倍、上海的兩倍半。全境二十五個水塘多在港、九兩地,總存水量約為四點五至五億噸之間。而全港年耗水量,二○一○年則為九點三億噸。如若在新界以及眾多離島增建若干水塘,相信存水量增加一、兩倍應不難做到,果如此則可達十至十五億噸,那麼僅靠水塘水,便已可基本自給自足。1 v) p! G0 i1 Q5 h( `+ e8 ^# \
tvb now,tvbnow,bttvb) X' K" Y4 g6 P! M5 v
讀者或問既能基本自給,為何一九六三年爆發「樓下閂水喉」窘狀呢?那是六十年一遇的旱情,其機率遠低於無海隧時颱風中的港九斷絕──而一九七二年港督麥理浩剪起綵飛,天塹變康莊。時代在進步,香港總督不是只識深吸地下水的北京市長,海水淡化以補水塘水不足計劃成竹在胸。# M* R+ R4 B: A1 `- [

. b' r) Z: h0 C* v! k3 l* `8 x; j/ C公仔箱論壇本應就像創建之初廣受抨擊的地鐵,以輝煌實績再創東方明珠奇蹟──沒有淡水河流的香港,憑藉造物主恩賜,緊跟現代化科技,成功實現了水源自主。只可惜耕耘香江十一年的爵士生不逢時,偉業功虧一簣,徒令後人扼腕。(待續)
8 N& q2 t8 y# m5 S
公仔箱論壇# E1 d3 a+ _* l: c, i

; `) v) S4 C6 Q- n$ d
tvb now,tvbnow,bttvb7 M( \- G/ z$ _/ J/ z# H& O9 \
凝緣 傳媒人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