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欲拆遷改造 民間求保留 新會利氏祖屋告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D$ T6 s7 I0 }& }
5.39.217.763 D. V" l& h" y( I. k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利氏位於新會的祖屋近來被列入新會三舊改造範圍,面臨被拆遷的命運。按照政府規劃,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築將被拆除,此地將重建為商住社區。近日,新會民間組織寫信向香港「利希慎基金會」求助,希望能保留這些清末民初的舊居。
' E+ ]& S1 T" |( `6 h3 ]* ^公仔箱論壇
8 Z2 I3 Y c3 V1 o+ l公仔箱論壇《羊城晚報》19日報道,信中建議,早日將28、31號舊居重新修葺,裝置防盜設施,開闢為利氏家族舊居展覽館,或效仿香港灣仔石水渠街藍屋的經驗,交由民間團體管理,作為社區故事館等。讓古蹟得到保育,也讓利氏家族傳奇在新會流傳。
- m8 f" z0 ^0 W( O- }. m
: }6 O) M) \2 ~公仔箱論壇寫信呼籲保留利氏祖屋的「新會本土文化」團體召集人林震宇表示,目前信剛寄出去,還在等待回復。據林震宇介紹,新會城郊村有不少華僑歷史建築,長年處於空置狀態,當中就有20世紀初期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氏家族的祖屋。新會的利氏舊居建於清末民初,是利氏家族發蹟回鄉購置的物業之一,供利希慎父親利良奕與叔父利文奕在此養老。
9 Q9 A8 D7 y; S8 q5.39.217.76
# u/ U+ H, x5 M0 V, o4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存的竹林裏28、31、34號三座青磚大屋及花園,其中28、31號已確認分別為利氏家族第一代利良奕、利文奕兄弟安享晚年的居所,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古老大屋經歷多次戰亂及政治動盪,是新會城區現存不多的有代表性的傳統民居。目前,28號、31號空置,34號尚為新會的利氏族人居住使用。
# n! f' U; {$ B! l- j* N3 G5.39.217.76
( p9 p3 i' S) w0 G2 k0 V X4 G" |& Y公仔箱論壇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理事林震宇介紹,利氏家族第一代是利良奕,從開平赴三藩市謀生,發蹟後將家遷至新會;第二代利希慎隨父在香港讀書、經商,在銅鑼灣投資地產,其興建的利舞台是香港著名戲院;第三代是TVB創始人利孝和,就是利氏家族的第三代著名實業家,其兄長利銘澤是著名的愛國商人。城郊村的利氏大宅,見證了他們童年時在家鄉的生活點滴;第四代利德蕙是首位華裔加拿大上議會議員。
1 W' a4 \1 z9 e- Q* G8 }) H9 [
6 H7 O! S* B% |8 S$ e( D: @(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按照利德蕙女士在《利氏長流》一書中所寫:「當祖父(即利希慎先生)在香港財富日增,聲名日隆的時候,他聽到傳言謂嘉寮(今屬新會雙水鎮)父母受土匪威脅綁架勒索,便將父母遷至新會(縣城),在竹林里二十八號築屋奉養。」+ `: H: g8 M' c# }/ \
+ F# W+ v6 b/ L& O+ K2 q. f+ n
林震宇說:「按照史書介紹,可見竹林里舊居是希慎公賢孝之見證,是聯結利氏家族與新會故鄉之間感情的重要古蹟。目前住在新會的利氏家族遠房親戚也介紹,利銘澤後人對該祖屋亦較重視,自20世紀80年代起時常回鄉並探視祖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