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使我們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有了更清醒、更堅定的認識。公仔箱論壇. g+ |4 i# |- n' ?6 c8 S5 S8 b
tvb now,tvbnow,bttvb/ U/ n# [5 z0 w W
# |% @4 g1 E4 Q0 b! b/ W公仔箱論壇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句話完全適用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意識形態工作。從國際看,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鬥爭深刻複雜;從國內看,在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集中呈現,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存在著看問題的差異,存在著話語體系的差異,存在著溝通障礙,存在著群體隔膜,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異常複雜的形勢。我們要根據新的歷史特點,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真正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 h: c, U$ N$ C公仔箱論壇
( U- y" Y7 t" @+ w O A2 c5 `4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4 }3 R) q! \
增強“應對的意識”。發展是中心工作,是第一要務,是硬道理。扭住發展不放鬆,我們始終不能動搖。但是有的同志有誤解,認為經濟發展了、實力增強了,中國和西方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相互影響、借重,慢慢意識形態色彩就會淡化。這種觀點顯然是政治上的幼稚,至少是被全球化現象所誤導。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某些西方國家把中國的發展壯大視為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在全球化背景下,經濟的相互依存是增強了,但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西方對全球化的主導地位,更不可能改變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偏見與敵視。如果認為只要社會主義發展了,西化分化的危險就減少了,就會陷入“主觀的幻象”之中。事實上,自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以來,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敵意、偏見和滲透、顛覆就一直存在。對此,我們絕不能天真賣萌,而必須增強“應對的意識”。一方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另一方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發展了,並不能一俊遮百醜。在意識形態鬥爭中,我們必須始終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裏,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tvb now,tvbnow,bttvb" z; V/ Z6 Z M- h: ~: U; _, g
$ y) u! T3 \$ _
" q4 U$ \1 L0 a公仔箱論壇避免“話語的陷阱”。當今世界,西方國家表現出來的強勢,除了經濟、軍事、科技外,還有話語權。我們廣泛運用的政治概念,不少來自西方世界。西方利用其話語權優勢,精心設計話語陷阱。他們或者在某些容易被廣泛接受的概念中,注入其價值觀;或者把體現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進行包裝,用一個容易接受的概念進行宣傳推廣。如果你簡單地否定,他就說你與時代不相融,跟不上現代文明;如果你默認或者接受,那就正中下懷,成為西方價值觀的俘虜,使我們處於“被動辯解”、“理虧心虛”的尷尬境地。因此,我們必須立足中國實踐,深刻認識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從“已經被歷史證明了的事實”和“已經被事實證明了的歷史”出發,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掌握話語權、定義權,創新宣傳、創新表達,有效地利用不同媒體,與不同群體溝通,把道理講清、講透、講夠。同時,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w3 H% l, O9 C0 ~$ K1 ~# v% ?
* h) F u6 U. M) ]9 ?2 ~2 I%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U0 c7 t3 e r7 k2 C
揭穿“美麗的謊言”。西方對我宣揚推銷“憲政民主”、“普世價值”等等,他們宣揚推銷這些觀點,往往披上“民主”的外衣、“正義”的外衣、“救世主”的外衣,其實都是些“美麗的謊言”,目的是要同我們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是針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如果聽任這些言論大行其道,勢必搞亂黨心民心,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穩定安全。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我們必須頭腦清醒,立場堅定。要善於用歷史的方法、比較的方法,用真理揭露謊言,用事實揭穿本質。要借鑒人類文明創造的有益成果,但借鑒的目的是為我所用,不能在國際比較中丟失自己、否定自己。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在國際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講清西方政治和價值觀的實質,不被“美麗的外衣”所惑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