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進取成癮 金發局徒悲嘆
) |% [' |3 F* b7 F* Z5.39.217.76: g* f; n: J) o# z. a6 D; h
雲集本地金融業界猛人的金融發展局年初成立,日前一口氣連發六份研究報告,針對離岸人民幣、國際金融中心、房地產信託基金中心等各大範疇,並提出多項把握機遇、持續增長要素的建議。批評及建議是否真的搔着癢處,對症下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手執權力的政策機關是否真的有此願景,並有能力在全球宏觀經濟變化,內部壓力又不斷上升的雙重夾擊下,帶領香港金融業持續成長。5.39.217.76# D# Z! H) c, Y/ K1 L
公仔箱論壇5 ?+ C* R) I( g
正如報告所言,香港幾乎獨沽一味靠股市支撐整個金融業,外匯、債券、商品等其他金融領域相對弱勢,新產品的發展力度不如周邊地區。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仗着跟內地關係的優勢,經常以為「高人一等」,但面對倫敦、台灣、新加坡的近身挑戰,危機感不足,機遇隨時溜走。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亦批評,香港的整體部署慢過新加坡。以香港的房地產信託基金發展為例,地產業作為重要經濟支柱,有關房地產信託早於○三年頒例後步伐緩慢,未能反映本港地產業的規模,未善用金融平台支援地產業長遠發展。5.39.217.76; l% C8 ^. |5 D
tvb now,tvbnow,bttvb3 g% m6 M6 r% N. [* H8 r: `2 ~1 U
香港曾是全球最多新股上市(IPO)的交易場地,近年因內地停批新股,內企紛紛來港上市,報告就此事提到,過度偏重零售主導、跨境執法困難等各種問題,全都凸顯上市制度及基建設施的不足。其實當大家依然迷戀IPO稱王這光環,甚至耽迷於內地中介人角色的時候,危機正不斷升溫。
K% X: \' @( ]* ^5.39.217.76% ^5 D! v8 m. ?0 g: w, h1 G4 Y" T
中資公司變成了股市的主流,香港雖成功擔當了內地企業的對外融資平台,卻未能同時發展「國際化」的機遇。繼十多年前引入被稱「納指七雄」的美國公司,再推出香港預託證券(HDR)引入COACH等海外知名企業,亦吸引了重磅的俄鋁來港上市,可惜有頭威無尾陣,相關股份數目屈指可數,二級市場成交更是非常疏落。如此不成氣候,難以肩負真正國際化之名,亦因為一味「北望」,缺乏國際化的悉心部署,令市場發展變得單一化。公仔箱論壇4 G- ^& a- h% H3 ] ]" m' u1 c; A
5 d8 w7 b5 \6 h公仔箱論壇單一化發展背後的成因可能是單純甘於長期作為內地中介人的角色,這雖有眼前之利,卻正是窒礙香港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病因,因中介人角色的價值隨電子商務創新,內地城市的急速進化而不斷消退,加上區內最大競爭對手新加坡的咄咄進逼,香港以為背靠內地,就可繼續坐享其成,穩守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
0 O7 U1 u3 Q! R$ ~4 T6 E5.39.217.762 `/ S+ V3 i1 U9 `
香港一直以作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而自詡,去年僅次於紐約、倫敦排名第三。是次金發局的報告內容,正好揭示了香港缺乏一套金融服務業的整體策略,以及缺乏創新、不思進取,亦未盡用本身優勢的問題。若香港繼續坐食老本,下場只有一個,就是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