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9 08:56 AM 編輯
4 a( d1 W1 h; r9 A4 a# ntvb now,tvbnow,bttvb
8 S$ ?+ y% c7 ^/ u3 i' R, t- V' l& ^3 j3 E胡亂出招隨時遍地「樓蟹」 蘋論
. n) b* z( w; N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3 _( R/ [$ e; @8 P公仔箱論壇上星期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高調召開記者會,宣佈推出三招十四式等一系列壓抑樓市措施。曾司長及一眾特區政府官員大概以為突然出「重招」可以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令投資者、炒家暫時收收手,令過熱的樓市可以降降溫。
# N2 p% o6 [* _( H6 D" K1 r
2 v7 A5 I- V' {# t5.39.217.76才過了四天,三招十四式已完全失效。地產發展商以真金白銀摑政府一記耳光,以呎價過萬的地價向社會、政府表明他們是樓市的真正話事人,他們不會被政府的花招嚇倒! 這樣的後果並不讓人意外。前兩天我們已經指出,政府的三招十四式都是不痛不癢的短期行政措施,既沒有觸及土地供應機制這樣的根本問題,又不敢引入更辣的炒樓稅或資產增值稅,只推出幾幅小型土地根本扭轉不了市場預期,反而令市場、投資者看穿政府有心無力的本質。唯一有點意外的是三招十四式短短幾天就已「被廢武功」!公仔箱論壇. z( z- O5 E8 |- B) _0 G: r; L
! }- v' W0 t V6 w5 Z壓抑樓市措施在幾天內失效倒不能全怪特區政府,經濟大氣候跟香港政治氣候都是令政府重招無功而還的重要因素。首先當然是超低息環境。美國聯儲局從今年三、四月開始已一再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比預期慢,到最近幾星期更認為經濟前景相當不明朗,可能需要再次採取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的零利率政策今年內固然不會改變,即使到明年年底也可能繼續維持。換言之,未來十二至十八個月香港的借貸、資金成本將處於超低水平,存款利息則接近零,投資者及炒家不趁勢入市炒賣,繼續推高樓價、搞旺樓市才是怪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7 m! d$ B7 @/ n% v
公仔箱論壇* f( b2 a: _: A' \' ^) E0 O
另一方面,香港的房屋政策特別是土地供應政策自從推倒「八萬五」以後已完全由市場主導。特區政府的勾地表制度正正是把土地供應的主導權交予市場及地產商。只有當地產商想勾地,想增加供應時,土地才會推出,市場才會有新增的住宅供應。最近大半年特區政府雖然主動推出土地拍賣,但這樣的做法只是一時、短期措施,勾地表制度仍然是主力,特區政府官員根本沒有打算、沒有意思收回土地供應的主導權,更不願意重推任何建屋目標或長遠建屋計劃。既然政府不敢、不肯取回樓市的主導角色,發展商自然放膽、放手出招,自然不把政府放在眼內。4 d3 C' B4 z! F& J3 y6 c
公仔箱論壇' V: ~0 s. @* O( y. r7 W
在不改變土地供應、房屋供應體制,在不引入懲罰性的財政或稅務措施下,特區政府想馴服今次的「樓市狂牛」可說是沒有可能的事。署理財政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昨天也只能以繼續密切監察樓市來為政府遮醜。至於說明年住宅供應將會增加則只是空話,因為政府根本話不了事。也許特區政府真正能做的是不要為樓市火上加油, 不要為熾熱的樓市增加新買家;例如放棄重新推出甚麼首次置業資助計劃或年輕人置業計劃。這些資助既追不上樓市升幅,又變相鼓勵無殼蝸牛高價接貨,成為新一批負資產業主。九七年樓市高峯期時政府已製造了大量炒家「點心」,令不少六十後、七十後變成「樓蟹」;特區政府實在不應重蹈覆轍,把八十後變成新一代的「樓蟹」、「樓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