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貧窮問題與不完全就業問題 工商時報
9 @0 P+ W' B8 q# ~! ^
, j n, J5 C2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Z' Q9 ?' K& L! M$ ?; E; w-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內政部最新一期統計,今年第二季國內貧窮線以下的家庭已升至11萬4千戶的歷年新高水準,僅最近三年即增加2萬多戶,這不是一個小數字。依此一速度,再過十年,國內貧窮家庭可能接近20萬戶,不論是從社會層面或經濟層面來看,這都將是一個大問題。
0 n8 |& ~" C$ b( W' |( ~( X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w3 H3 a3 k0 b
貧窮線取決於不動產、儲蓄及所得水準,三項指標若同時低於政府所訂的標準,即屬貧窮線以下的家庭,可獲得相關的津貼扶助。直到今年第二季,我國貧窮線的標準未曾大幅調整,因此貧窮線以下家庭的增加,反映的正是貧窮問題的普遍化。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最後一季可供歷年比較的數字。
. M9 ^2 n0 o7 R* U: }7 u# F; `9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6 G- \ U) r* Y4 F0 K+ d) i9 _: q
因為,新版的社會救助法已於今年七月實施,構成貧窮線指標之一的最低生活費,已由「每人消費平均數的六成」放寬至「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六成」。可以預期的是,自第三季起落在新貧窮線以下的家庭必然會增加,屆時此項數字將難以解讀,因此有必要在舊版貧窮線走入歷史的此刻,加以檢視及探討。
1 D$ ?- K9 s* v9 ]8 m# \6 ]5.39.217.76
" q; s0 V4 m!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們可以將台灣近二十年分為兩個時期,前十年落在貧窮線下的戶數由4萬3千戶升至6萬7千戶,後十年則由6萬7千戶增至11萬4千戶,後十年增加的戶數是前十年的兩倍。這項數據顯示台灣經濟雖然逐年成長,但是贏者圈卻愈來愈小,貧窮的家庭愈來愈多。這並非一兩年的偶然變化,而是十多年的長期趨勢,這一趨勢再往前走個十年、二十年,台灣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實難想像。tvb now,tvbnow,bttvb, F" w) q: Q% I" j) p* a8 f- P3 F
1 p2 a! z& j- W8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何以貧窮家庭近年快速成長?相關資料顯示,這些年來臨時性、派遣人力等非典型就業及不完全就業持續升高,乃是根本原因。依主計處的調查,每周工時未達35小時且希望增加工時的「不完全就業者」,已由89年的25萬人升至98年的62萬人;至於派遣人力、臨時性工作者等非典型就業人數,也於去年升逾72萬人。而不論是「不完全就業者」或是「非典型就業者」,其薪資水準普遍不高,約僅全職者的一半。十年來就業型態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豈有不增加的道理。
' [; { A+ t7 A4 e6 b6 b2 [. g/ l. [ L
不僅如此,占受僱者人數六成的藍領工作者,這十年來的薪資全然停滯,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減後的實質薪資,更下滑了6.7%,若說藍領工資停滯十年,一點也不為過,如此能不貧窮嗎?回顧歷史,台灣從未有一個時期的工作型態出現如此巨大變化,也從未有一時期的工資出現如此長期的停滯。我們經常聽聞日本「停滯十年」是如何如何,事實上,台灣這十年來雖然經濟持續成長,但是對於數十萬的不完全就業者、數百萬的藍領工作者而言,這十年與日本的「停滯十年」何異?
2 D" C! W h2 F Y$ O( A% g' M/ t5.39.217.76公仔箱論壇. R3 `: U" W6 w U- M
台灣社會底層家庭的辛苦,遠比數字所呈現的更嚴重。本報日前報導指出,內政部曾多次與這些弱勢家庭座談,發現他們在外找工作經常四處碰壁,最後找到的工作多數是臨時工作或派遣工作,收入非常低,生活也很無奈,這些家庭莫說買房,連租屋都有困難。我們認為在一個經濟持續成長的地區,而有如此貧窮的現象,僅由放寬貧窮線標準著手,增列中低收入家庭的照顧,並非根本解決之道,只有阻止台灣就業環境繼續非典型化,才能阻止貧窮繼續普遍化。
# |/ v3 i$ S& S公仔箱論壇
# v- K9 [4 l& A2 c ]( P這確實是兩難的問題。企業為降低成本,自然希望勞工的僱用愈有彈性愈好,解僱的成本愈低愈好,而過去世界銀行發布的《經商環境評比》,在「聘僱員工」一項也明顯偏向僱主;但幾經思量,世銀去年將「聘僱員工」自總評比中刪除,他們修正以往過於偏向資方的思維,並認為政府應該要兼顧勞工保護與僱用彈性。這說明世銀已體認到一個過度運用非典型人力的社會,容或可讓僱主降低成本,但其所衍生的社會成本、貧窮問題,至終還得由全體社會來承受,還得由政府編列龐大的社福預算來救助,如此自非善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B9 c+ v1 G
5 ]. @1 D' U* P; K$ _
世銀雖已有此遠見,但我們的政府大員們卻每每為台灣在競爭力評比中的「解僱成本」、「就業僵固性」排名殿後,引以為憾事,總認為該鬆綁勞動法規才能提升台灣的競爭力。我們詫異如今連世銀都改變觀念了,何以執政當局仍無法忘情於勞動法規的鬆綁,如此而創造更多不完全就業者,對台灣社會豈是好事?
# j7 [ G8 o4 w7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0 a B+ L; q* |* f2 c$ }
近十年台灣貧窮家庭增多已是不爭的事實,而貧窮源自於收入不足,收入不足源於不完全就業,只要非典型就業人口持續升高,台灣貧窮問題就不可能有改善的一天。在政府部門研議勞動法規鬆綁的此刻,我們籲請主政者審慎思量,以免鑄下大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