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蔡東豪: 中國式競爭

蔡東豪:中國式競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a. y+ m$ m' N6 V- Q5 Z

" U( f- H) Q9 d9 K# X-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z9 s4 U8 f$ N. g# H$ y7 }$ g+ Q
tvb now,tvbnow,bttvb; Q- j7 I# w3 v. r7 S9 o8 t

6 x: M4 e8 q  }+ }$ q! |公仔箱論壇
) Z# F# ?* J% Ttvb now,tvbnow,bttvb我的工作帶我到世界各地,愈去得多其他地方,愈感到世界大同,很多事情不受國界和地域影響。很多以為只會在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原來都有世界大同版本,歸根結底,是關於人。不過,凡事有例外,我發現很多事情在中國發生,卻有一個獨有的中國版本,在這事情加上「中國式」三個字。「中國式」這課題可成為一個系列,今日我先說「中國式競爭」。
# }0 q: y/ V; C$ k公仔箱論壇
/ K* G* z# ]: X" G( Ytvb now,tvbnow,bttvb各行各業都存在不同形式的競爭,唯獨在中國,競爭添上獨特色彩。中國企管人談競爭,最常用上戰爭作比喻,他們的唯一目標彷彿是置對手於死地。在中國企管人眼中,成功的定義是擊倒所有人,壟斷市場。競爭對手是有你冇我的敵人,雙方之間只能存在仇恨。我不是誇張,一個中國企管人談論競爭對手的神情,可以是目露兇光。
' W/ V2 K5 \  x' U0 k+ Q
! l6 |, d& [6 D  d8 P4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式競爭的主要手段,是價格戰。價格戰在其他地方也會出現,但頻率和慘烈程度,很難跟中國相比。中國企管人談到商管謀略,怎樣一統天下,然後賺到盆滿鉢滿,大都是靠一招價格戰。價格戰傷人傷己,發動價格戰的邏輯,是自己忍痛能力比對手高,對手鬥志不及自己,遲早捱不下去,對手離場後,到時自己便為所欲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1 ?9 o' ^" ^/ X) H  k5 {: z

- q2 L4 e$ ^. @1 U2 s; L5 T! k/ H' g$ N公仔箱論壇實情是,一統天下多數是空想,殺死甲,還有乙,丙才剛開始進場,還有,價格戰對自己傷害之大,發現時可能已是太遲。在中國,任何時間,都有不同行業在打價格戰。表面看,價格戰得益者是消費者,可以平價購物,但其實消費者也遲早成為受害者。價格戰是中國產品劣質化的其中原因,價格不停下跌,利潤蒸發,企業將貨就價,混入劣質物料,或偷工減料,消費者被迫買劣質貨。消費者本願意以正常價格購物,但因為企業之間打價格戰,失去選擇權。
1 U' M2 t0 Q% @% {' L3 v% o% \5.39.217.76
7 l" t( G4 K6 D, [8 d! y( ~# }中國式競爭很多時跟地理有關,死對頭就在不遠處,很多行業集合在同一地區,某程度上,這現象可以理解。某地區盛產一些東西,競爭對手自然在附近。不過,更多情況跟天然地理無關,中國式競爭始作俑者是地方政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r/ c' |" U! D4 ^9 o

+ c9 G5 l  e/ |% k2 W3 ]% T5.39.217.76地方政府大力推動某行業,提供政策優惠,間接經銀行系統提供廉宜資金,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在某地區製造一整個行業。投資者對這現象應該有點認識,某省份特別多體育用品股,某市擁有全國最大兩間重型機械製造商,這現象的源頭很大可能是地方政府。這些「困獸鬥」式競爭,特點是各對手擁有相差不遠的資源和實力,重點是依附同一個地方政府,因此,唯一競爭手段是價格戰。困獸鬥式競爭更醜陋,更不可以正常經濟原則來理解。跟這些企管人交談,超越戰爭比喻,如看杜琪峯江湖片,企管人商戰如江湖廝殺,什麼法則、法律,全部不理。
- l- [9 R- l- T% G1 k
0 F/ E/ _! `% I5 xtvb now,tvbnow,bttvb歸根結底,中國式競爭以價格行先,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T! G- @' J/ S
2 p' h% O* b8 T% _8 r3 [2 e# K
一、欠缺耐性。中國企管人的「長期」是以日計算。中國人背負着中國經濟奇跡的包袱,所有事情都要立即發生,一下子慢了,便錯過這列經濟快車,上不到車的後果是全面失敗。大國已崛起,鄰居已發達,中國人不能接受自己仍未做出輝煌成績。中國企管人耐性薄弱,是我觀察到的一個致命傷。在中國式下,所有市場規模都是乘以十四億人,在中國企管人字典裡,沒有「細水長流」這回事,要發生的事情一定要在這一秒鐘發生。
. u. {5 Q3 T2 S, M7 H5 M: g. Ttvb now,tvbnow,bttvb6 R( f3 E+ o) h) }; K) w9 J
二、欠缺創新。中國企業不重視科研,因為中國人覺得速度比任何事情重要。中國市場加中國速度,成功就在眼前。所有人的技術差不多,唯一分別便是價格。外資企業不大願意參與價格戰,因為它們擁有與別不同的技術,消費者懂得分辨技術的重要性,願意多付予外資。外資並非視競爭為零和遊戲,以不同品牌來分開不同定位,各有各做,可容納共贏的可能性。5.39.217.76; Y1 E: U7 z# R. U) O" v! n) N

  r, {( l$ D3 g- \8 p# Ytvb now,tvbnow,bttvb  b$ q" u: I! X7 w
在中國,很多市場分開外資品牌和中國品牌,價格差一大截,分別是外資擁有獨有技術,而這些技術是經過長時間累積得來。沒耐性、沒創新,中國式競爭長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