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6-14 08:07 AM 編輯 ; M L& w5 T1 ] Z
: E2 Y$ Z1 [- f) {3 s# {
任志剛: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 v+ y7 Y- ~$ N
+ J: _: Y# Q; ^+ n c
# x8 N$ T$ ^% F4 ]0 r0 L0 m公仔箱論壇編按: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天發表一篇有關檢討聯繫滙率制度的文章——《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Monetary System of Hong Kong),即時引起廣泛討論。文章主要分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維護公眾利益;第三部分:法律框架;第四部分:貨幣考慮;第五部分:技術考慮;第六部分:政治考慮;第七部分:結論。8 L9 _0 t8 I. D7 O3 |+ k- I
5.39.217.76) q/ [/ x$ H/ {3 E" ^
I. 引言5.39.217.769 V' n' c t. Y% k
/ k! |. I: Q, ^0 X1. 基於過去長期在政府參與香港的貨幣與金融管理,我對公開提出這道論文議題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敏感反應,心中有數。在公務生涯中,有幸參與香港貨幣與金融體系的運作和決策二十七年,追源溯本,一切始於1982年,我履任布政司署金融科首席助理金融司,時值英國首相戴卓爾出訪北京,向鄧小平提出香港前途問題。1983年9月,香港發生貨幣信心危機,港府採取行動,設計了一個固定匯率的「機制」,並於同年10月17日實施,我亦有協助其事。自此,逾四分之一世紀,我有機會逐步通過修訂、強化來完善此一制度,直至2009年9月,我從有份在1993年4月成立、具央行功能的香港金融管理局退下火線,離開金融管理局總裁的崗位為止。作為香港貨幣制度支柱的固定匯率制,不但平穩度過了敏感的政治過渡期,更抵禦了近年歷史上兩次最嚴重的環球金融危機,在香港行之有效幾近三十年。
& r7 L" h, Y" ?6 T5 b3 |1 {
- D8 a6 c% n3 a8 Z- l) J$ |7 f2. 退休快將三年,期間我沒有機會和渠道跟政府官員和目前金管局管理層討論過金融問題,所以我在這裏對香港貨幣體制的展望不一定暗示有改變的需要。我認為我們需要積極思考的是,面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特殊環境,香港的貨幣體制是否發揮了最大作用,維護公眾利益。最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當是政策制訂當局。撰寫這篇論文,我意在記憶猶新之時,條理清晰地闡明心目中許多相關的微妙問題,更重要的是置諸歷史脈絡中加以析述,從而拋磚引玉,為有意探求答案的各方奠下基礎,讓討論有所憑據。假如這篇論文能有助於在位者決定是否需要改變現有體系,對我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tvb now,tvbnow,bttvb- i8 V( }4 E s4 R2 k$ o4 t0 Q( {
0 X: p) l5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本論文的第二部分,首先簡略槪述現行香港貨幣體制的歷史發展背景,繼而討論是否需要探討現行體制怎樣才能更有效地維護公眾利益、可以怎樣做。餘下第三至第六部分,將從法律、金融、技術、政治層面,勾畫在塑造香港未來貨幣體系之時要考慮的重要課題,最後在第七部分作全文總結。4 P8 M+ D, V+ ~, t4 I7 Z)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z ?) Y: _) ~
4. 撰寫本文時,我假設讀者對香港貨幣體制的特點及慣常用語已具認識,所以不再贅述匯率浮動與固定的利弊、對外收支平衡對匯率變化的反應敏感度等等一般的經濟學論據。讀者有需要的話,可參考經濟學教科書的論述。外在環境隨着時間而變遷,香港特別行政區領導班子如期更替,市場跟隨政經時局變化,對金管局的公信力和獨立性作出時好時壞卻於事無補的揣測,凡此種種,都使香港貨幣體系的未來發展越來越備受關注,要是現在還稱不上如火如荼的話。我冀望,每當有提到、論到這個議題,我這篇論文都能促進有根有據的討論,從而將市場可能出現的緊張和波動減至最低。
) w) v5 h2 P0 G7 C8 c: H( E; {& F. F: r
II. 維護公眾利益
: f5 S, C) E3 t. U7 d- `& B3 _
1 Y0 _! t3 T( @# ?+ w5. 自1983年10月17日起,香港的貨幣體系便以固定匯率制為特徵。當然,固定匯率本身並非目的,所有司法地區對貨幣系統的設計都應以維護相關的公眾利益為目標。價格穩定、充分就業、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金融穩定等等這些關乎民生的目標皆可藉着實行與貨幣體系有關的政策達致。因此,針對貨幣體系的討論,儘管有其他範疇值得探討,一向皆以貨幣政策為焦點,特別是為實現單一或多元貨幣政策目標而實行貨幣管理的範圍、工具和指標。匯率誠然是討論的重點,但卻往往只是一種工具或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而已,這在外向型經濟體尤其顯著。tvb now,tvbnow,bttvb% I+ X r( ?" p
9 ]) X) }) p/ h) Y* N+ Q! N5 K
6. 香港1983年9月的金融危機圍繞着匯價發生。當時港元大幅貶值,在一個半天的工作天內港元兌美元急跌百分之十五。在9月23日星期六,港元兌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超級市場的白米厠紙被恐慌的市民搶購一空,貨架空無一物。穩定匯率成為當時最大的目標。港府在10月15日星期六宣佈港元與美元掛鈎,把匯率設定為7.8港元兌1美元,又在聲明中指出:「我們再也不能擔負港元不斷急劇貶值的風險,以免我們的社會受到瘋狂的通貨膨脹和憂慮不安所傷害。挽回對我們貨幣的信心是必要的。」
! S- W3 T. x+ v公仔箱論壇
9 m i% r! ?3 }$ h4 {5.39.217.767. 情勢之危急,使政府必須採取最強悍的固定滙率制度,也就是貨幣發行局制度,這要求貨幣的發行和贖回均須得到按固定匯率計算的一種外幣支持,而這種制度在當時是唯一的方案,別無他選。自此,固定匯率成為香港貨幣系統的支柱。事實上,我們往後不下一次堅決地捍衛了這個制度,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金管局進取地插手干預股票市場,打擊跨市場操控,擊退利用滙價的投機炒賣,成功捍衛了制度,以致有論者認為我們未免過火甚至過度恐慌。* R& M2 R' L) G0 s, }* k8 f; @7 t# X
3 |9 I2 _2 H" w2 E' Q+ ]1 |公仔箱論壇8. 無庸置疑,在香港貨幣體制的發展上,實行有效的貨幣管理以維護公眾利益是金管局(及其前身、1993年4月前的布政司署金融科)內部的重要考慮。然而,為免造成外界錯覺,以為我們對固定匯率制缺乏承擔,在這方面的討論和行動皆格外小心審慎。早在1983年9月將匯率固定之前,金融科已確定香港金融制度的根本問題就在於當局欠缺有效的貨幣管理機制。我仍記得,1983年上半年,我擔任金融科首席助理金融司不足一年,當時內部對這個敏感問題熱烈討論,而我對香港貨幣制度那種無皇管狀態驚訝不已。可惜,就在內部對是否需要這樣一個機制以致如何實行仍未達成共識之時,危機就爆發了。
, p9 s$ x* M1 A$ Z. G' k; A6 d# z" k公仔箱論壇
$ w" U/ {$ t, i! k! d# t Btvb now,tvbnow,bttvb9. 回顧這次危機,假如當時已實行有效的貨幣管理制度,我想也許八三年危機未必嚴重如此,甚或有可能避免。在這個機制下,資金流出所帶來的非沖銷貨幣效應,在需要時通過進一步的貨幣市場操作來強化,可給予匯價所需要的支持,防止貨幣貶值,化解危機。由於缺乏制度,無以產生和傳導必需的貨幣效應,政府在外匯市場的干預便顯得全無效果了。1983年10月15日的政府聲明實質上也承認了這點:「港府對匯率下跌一直十分關注,並在現行架構內,採用一切合理手段,盡力穩定匯率,可惜效果非常有限。」然而,聲明並沒有進一步承認這個「現行架構」根本就有缺陷,而缺乏有效的貨幣管理其實是造成貨幣危機的一個原因。
. {1 Z5 i5 I9 A5 `( `, S
# ? C9 t9 @, A公仔箱論壇10.在對發鈔和贖回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後,匯率僥倖穩定下來,而這個制度在往後幾經修訂,發展為現行、一般所稱的聯繫匯率制度。可是,當時匯價是否由聯繫匯率穩定下來?問題仍具爭議。在制度啟動之初,它並沒有如預期般發揮作用。貨幣發行局制度只適用於流通的現鈔,但那不過是貨幣基礎中一個並不重要的部分;當時的現鈔套戥活動,少得近乎不存在,而套戥的原意,正在於保證市場匯率貼近發鈔和贖回(支持發鈔的)負債證明書所要求的匯價7.8港元。銀行針對處理大量現鈔而收取的費用,反映了市場匯價偏離7.8港元的程度,但卻令現鈔套戥活動卻步。姑勿論這些情況,聯繫匯率制度把港元演繹成為美元的延伸,以求穩定人心,卻的確見效。但在緊接幾個月,當局仍然有需要相當頻密地對外匯市場酌情插手干預,以助匯價穩定。5.39.217.76* x0 w) d9 p8 e1 j
! ~3 `+ @% p% _3 |4 S5.39.217.7611.然而,金融科以及後來在1993年成立的金管局,確實按部就班、嚴密謹慎地建立起一套有力的貨幣管理制度,在一段時間內,慎密地實行一些改革措施,優化、加強聯繫匯率制度。這些措施,加上其他因素的配合,按貨幣發行局制度所規定的資金流便可發揮支持港元匯價所需的貨幣效應,儘管這一貨幣管理制度亦可用以達致其他貨幣政策目標,但這一點並沒有廣為宣揚,理由顯淺不過。於是,一個因地制宜的貨幣制度就這樣奠下根基,也讓日後的香港特別行區政府可以更從容自若地處理貨幣政策的問題,以至可以一如其他司法地區為提高政策公信力所做的那樣,開宗明義地確立目標,釐定達致目標的方法。5.39.217.76' S0 E" t2 _7 D: O4 n2 C% b' b
公仔箱論壇: }# b& J1 o! \: \; R9 Z
12.2003年6月25日,聯繫匯率制度實行了幾近二十年後,香港貨幣政策的目標首度得到清晰明確的闡述。財政司司長在他與金融管理專員互換函件有關貨幣政策目標的隨附函件中,點明貨幣政策的目標就是「貨幣穩定,即保持港元匯價穩定,在外匯市場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7.80港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平。」
$ g# U |( [6 U公仔箱論壇
7 v8 ]2 t0 y/ S4 q-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3.互換函件同時要求財政司司長決定香港貨幣體制,財政司司長在同一聲明中亦申明,決定「貨幣體制採用貨幣發行局模式,規定港元貨幣基礎由外匯基金持有的美元儲備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提供百分百的支持,而港元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亦要百分百與該等美元儲備的相應變動配合。」5.39.217.76- J/ d/ z1 P T& S+ p$ {9 r) `
+ s$ ?! G$ |0 K/ F' P14.毫無疑問,聯繫匯率制度行之有效三十年,已成為維持香港穩定的支柱,但現實裏不無代價。正如所有實施固定匯率制的司法地區,各種經濟衝擊的影響不可能依靠匯率操作來調節、舒緩。因此,經濟活動和本地價格自然無可避免變得異常波動,當經濟受壓,假如社會對有關當局維持制度的決心和能力,信心動搖,波動將會變本加厲。在聯繫匯率制度之下,儘管多年來不斷改革以強化制度,但並沒有多少空間能像大部分司法地區那樣,可採用相對傳統的權衡性貨幣政策來調控基礎貨幣的價格或供應,以達到到低通脹、低失業率、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等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然而,必須留意的是,基於欠缺公共理財原則等未必含有貨幣性質的各種原因,並非所有可自由採納權衡性貨幣政策的司法地區,都能成功達到所期望的這些其他目標。% }6 D. v' O2 |% e7 {5 s
a9 K' _' X3 F- Z8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c! i7 j3 a, S5 m& |) t
0 M P, {# I+ b% y$ n6 q9 }) r7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K( q* j$ ]' s1 G/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