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琦: 六六九龍騷動與雨傘運動7 `+ h/ o# h1 H9 E8 V
公仔箱論壇 K3 f6 {' T* Y0 g* c' M$ ?
公仔箱論壇" w% |- s- r( [
佔領行動開始後,建制輿論蓄意把雨傘運動和六七暴動相提並論,憂慮警民衝突會像當年般導致血腥收場。不過,這說法卻把歷史混淆了。感謝好友金佩瑋提供資料,她剛完成博士論文,從社區建設角度看到了「六六九龍騷動」與今天的雨傘運動有相似之處,但卻不是六七暴動。公仔箱論壇7 U' b! h+ i; f( |1 |7 U, s A4 q( Z
公仔箱論壇0 }3 f) _2 _+ ?7 v5 a/ S, R9 J
六六事件由天星碼頭加價開始,1966年4月初,藝術人蘇守忠在天星碼頭外絕食反對加價,吸引了不少支持者;蘇在4月5日以「阻街」為名被捕。當晚,廿多名青年在中央警署外聲援,再乘天星小輪過九龍,在尖沙咀碼頭叫喊反加價口號,沿著彌敦道遊行,並收集反加價簽名。不少市民中途加入,到他們從旺角折返尖沙咀後,遊行人數已近400人。翌日晚上,蘇守忠獲保釋,繼續有年輕人在九龍區遊行,途經油麻地警署時被截查,500人在警署門外圍觀,部分年輕人憤怒衝向警署。情況急轉直下,不同遊行隊伍在彌敦道出現,有人向警察扮鬼臉和扔石。深夜,人群沒有散去,暴力開始了,群眾揮舞竹枝,推翻汽車,搶掠瑞興百貨公司並縱火,焚燒交通燈,交通指揮亭則被用來當路障(!)。部分住在油尖旺的居民也「配合」騷亂,把花盆、雜物扔下樓,丟向警察。% x% E$ B, }" r
1 m# i8 H9 c3 O$ @, u) n; g) n66年4月7日凌晨,警方宣布戒嚴,翌日九龍仍有騷亂,英軍加入鎮壓,8日繼續戒嚴,之後事件才逐漸平息。1966年的香港人口約300萬,25歲以下青年佔差不多一半,這場騷動令殖民政府嚇了一跳,馬上組成調查委員會。報告書長達167頁,點出多個關鍵社會議題,例如青年人缺乏歸屬感,政府對華人的傲慢,貧富懸殊和教育供求落差,居住環境擁擠和欠缺公共空間等。其後,政府落實房屋規劃,增加學額,推行社區建設,聽取民意。報告還指出了「青年人的特別問題」,認為他們參與暴動並非要達到某種目的,而是難向上流,「獲得成功的機會有限」。66年報告書內的部分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我仔細看後,慶幸當年政府並沒有概括的說年輕人是暴徒,明白事件由不滿管治引發;但今天的特首卻不願深究年輕人的訴求期盼,反而把矛頭指向外國勢力,實在令人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