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電/醫管局昨公布2012年第二季《風險通報》,披露有公立醫院眼科醫生為病人進行局部麻醉時,經過多重手術確認程序後,仍“左右不分”,錯將麻醉藥注射在毋須施手術的右眼;另有眼科醫生遺留醫療物料在病人眼內,需再施手術移除。有眼科醫生認為,醫生做手術前有多重步驟避免出錯,“左右不分”情况實為奇怪。 # I, G0 x+ M4 _( S! U8 S1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U B4 M" Y+ |3 h, @- |1 E
最新一期《通報》分析了3宗在病人錯誤部位進行的醫療程序,其中一個案,有眼科醫生為病人施視網膜手術,經過多重程序確認為病人進行左眼手術,惟最後該醫生在打麻醉針時,卻把麻醉藥注射至病人右眼,其後發現出錯後,才重新把麻醉藥注射至左眼。該病人的右眼最後並無大礙。 tvb now,tvbnow,bttvb3 H8 S& m0 V3 ?2 m4 x
( O; k5 }/ Y# G) V* v, q公仔箱論壇 視網膜手術出事 病人無礙
) W& l9 v% B& v( N公仔箱論壇
; Z4 i1 N1 i$ U# Htvb now,tvbnow,bttvb 報告指出,有關出錯或與醫生替病人進行手術確認程序,與施行麻醉的時間間距太久有關,建議醫生在確認手術程序後盡快施展麻醉工作,或在麻醉前再一次確認。
6 M7 \5 l6 _, T/ l% {7 P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9 ^* y7 K8 Y8 E7 P7 I% q
醫生組織﹕極罕見 或涉連環錯
0 N3 }) s' a ~" m5.39.217.76
: c' `# N U R( ]- d# e+ X5.39.217.76 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認為,有關事故極為罕見;他指出,眼科醫生為病人麻醉前,須先經過多項確認步驟,先要取得病人同意,繼而為病人滴藥水,以及在眼睛附近貼上膠紙標明位置,一般更會封上不用麻醉的眼睛,其間病人仍然清醒,而醫生及護士亦要反覆向病人確認程序,故單一步驟的錯誤也未必會導致最後出錯,除非是“一連串的不幸錯誤”,才可能引致左右眼下錯藥。
/ |' ~: p7 ^% v3 H1 I/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q' _& A+ P( X0 f6 R: s
另一宗﹕開刀後活塞留眼內
; D# \: {2 h) ~5 X3 f/ V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v5 L* M" e% E# h! P
報告亦揭露有眼科醫生在病人體內遺留醫療物料,該醫生為一左眼視網膜脫落病人進行激光及玻璃體切除手術,術後發現遺失一個用作為眼睛“封口”的活塞,遍尋不獲後,在該病人照X光時才發現眼睛部分有活塞陰影,最後需即日為病人取出該物料。報告認為涉事醫護人員警覺性不足,未有注意到遺留微小物料的風險。 ) `$ [0 |' D0 x3 \5 X- L6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7 v: K& P8 a
另外醫管局公布,眼科醫院過去6個月內共有6名門診病人(4男2女;57歲至83歲)接受眼科手術手後出現眼內炎併發症,感染率為0.15%,較過去7年(0.01%至0.11%)高。6名病人均曾接受白內障手術,目前情况穩定,已經出院。發言人表示,九龍中醫院聯網感染控制組已展開調查,檢視手術流程、手術室設施和環境,院方會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