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在長策報告中特別提到,重建高樓齡公共屋邨只能在最後階段可增加公屋供應,但短期內則會減少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量,令房委會維持三年上樓目標承受更大壓力,因此重建高樓齡屋邨做法,只能扮演輔助角色。當局指,在目前公屋需求殷切的情況下,大規模重建計畫只會凍結大量本來可編配公屋單位,因而並不可取。
9 x7 K# {4 O4 H% [. o
& r9 q6 M: Y4 K公仔箱論壇 而為減少「公屋輪候冊」水分,房屋署在明年二月開始,定期檢視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剔除不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的人士。身兼房屋署署長的運房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昨表示,配額計分制的檢視制度預計明年二月開始實行,細節仍在敲定,可能仍有微調。
8 k! H; z: ~8 h*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 i. o4 |2 S" Ttvb now,tvbnow,bttvb 他說,早前在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討論時,委員也擔心新做法令申請者感到煩擾,因此房署會首先建立程序,透過一些簡單的表格,讓申請者自行檢視本身的入息和資產狀況,有否超出最新限額,以鼓勵他們自動退出,再配合抽查制度,希望可減少部門所需的人手。, w: \5 r4 X6 Z0 s% T
; T* o0 R* U7 itvb now,tvbnow,bttvb 至於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長遠房屋策略」報告的序言結語特別提到,政府要落實長遠房屋策略,讓年輕人重拾信心,能期盼更好及可負擔的居所,但整個策略並未有太多直接針對年輕人士置業需要的措施。消息人士解釋,政府理解到年輕人士的置業問題,但長遠房屋策略不應側重於某一階層,又指未來新增家庭對住屋的需求,已計在未來十年的需求評估之中,相信只要做到興建四十八萬個單位的指標,年輕人士的置業需要也可以一併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