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地王”處境困難

前幾年房地產飛速發展的時候,看來唯一制約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增長的是他們能拿到多少地。大肆囤地使一些開發商贏得了“地王”的稱號。如今隨著中國樓市出現調整,地價開始降低,“地王”的帽子也開始感覺沉重起來。
0 r- V( I4 n6 K+ S里昂證券(亞洲) (CLSA)房地產分析師王艷(Nicole Wong)說,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和龍 ​​湖集團這兩家開發商已經把上海新建樓盤的價格降低了20%至25%。通常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下滑會打擊開發商投資新項目的積極性,抑制土地需求。今年10月和11月,數個主要城市的土地拍賣以失敗告終,一些拍賣中無人出價,而另外一些只有很低的出價。據房地產中介搜房網的數據,10月全國住宅地價較去年同期跌了8%,而土地成交量下滑了37%。這對開發商來說是壞消息,很多開發商手裡囤有大量土地,這些地多是在2009年9月接近高點的時候買的。地價具有波動性,但10月的均價較2009年9月的水平跌了40%。在價格高點時買地的人都有可能進行大幅減記。2008年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據瑞信(Credit Suisse)房地產分析師杜勁鬆的計算,當時中渝置地將手里土地的價值減記了12%,而万科則減記了3.9%。在政府出台刺激政策,啟動房地產引擎後,開發商才避免了進行更大幅度的減記。
$ y1 V; }3 u: N% b2 u" A坐擁大量土地的開發商處境最是困難。比如,位於浙江省的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說,持有的土地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值得擔憂。不過,據瑞信的數據,2010年土地存量為銷量的九倍,如果價格繼續下滑,這樣的局面仍然容易受到衝擊。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土地較少,不過該公司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地價很高的時候買了大量地。政策仍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如果投資大幅下滑、增長放緩,政府可能放鬆對房地產業的控制,進而提振銷售、鼓勵開發商開工建設新項目,並重新推高地價。除非出現這樣的政策轉變,否則不斷下滑的銷量和地價意味著中國一些曾經的“地王”可能陷入困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