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的瑜潔(化名),體重在2年內掉了8公斤,平日偶爾會有嘔吐現象,也出現盜汗、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看遍腸胃科,做了腸鏡、胃鏡等種種醫學檢查後,找不到病因,甚至還被懷疑是精神壓力大所造成的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直到遇見在某醫學中心任職的腸胃科醫師堂弟,建議她做正子攝影檢查,才發現胰臟尾部附近,有一個4公分大的腫瘤,經手術切除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才解除了她困擾已久的怪症狀。4 C/ R( ]; K F& ?7 c* ^
公仔箱論壇4 ?- M) d2 u% m* H. T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複雜 容易忽略延誤就醫
5 Z% {$ i5 S" k2 Y. ~& b* h& f8 ^: |( otvb now,tvbnow,bttvb; H$ y1 W$ b) T8 L6 c
高雄榮民總醫院健檢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余憲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需要長期對抗的惡性腫瘤,近幾年之所以廣為人知,主要是因為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因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惡化轉移而去世,余憲忠醫師提醒,這類型腫瘤相當特殊,約有8成的腫瘤源自胃腸道或附屬消化器官,但因為症狀複雜又不典型,較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tvb now,tvbnow,bttvb% X0 b4 |( T: D1 t9 N
! ]; ~' p; L; N/ [) _) s0 Wtvb now,tvbnow,bttvb余憲忠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否有相關症狀,是依據腫瘤細胞分泌各式不正常的荷爾蒙而定,也有某些腫瘤沒有分泌的功能而無相關症狀,相對而言就比較不易早期發現。臨床上可能依其腫瘤位置和分泌之荷爾蒙發生不同的症狀,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大多仍有機會治療。第一線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若無法手術清除,亦可透過藥物去控制其症狀,部分腫瘤對特殊藥物、化療或標靶治療也有一定的反應。余憲忠醫師進一步說明,較麻煩的是屬於不會分泌荷爾蒙的腫瘤類型,這類患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腫瘤變大後,壓迫到腸胃或附近器官時,就會造成阻塞、出血等併發症,甚至多半已出現轉移到肝臟或肺等部位,在治療上會更棘手。
5 i- p- @9 c( i) x5 p& ~% _'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F+ B; R8 D4 |/ @0 s9 M
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不輕忽 持續追蹤為上策公仔箱論壇% n4 S2 ^' l2 C- ~- A) }
2 Y' `* R! H# I) W9 |余憲忠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典型,通常都以女性、40歲以上為高風險族群,由於容易與腸胃疾病、更年期症狀混淆,通常不易早期診斷,許多早期診斷的案例大都是進行健康檢查時,透過影像檢查或胃腸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若反覆出現有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時,或家人曾罹患過內分泌性腫瘤者,都應考慮進一步做完整的腸胃道或影像的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