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間博物館收到的絲棉被贈品,竟牽扯出是清乾隆御林軍鎧甲內的絲綢做的,而鎧甲之所以外流,原來是北京故宮早年以1件人民幣5角(約當今新台幣2.3元)賤價賣出,以為員工謀福利。
( o; I4 T8 K" h9 q& {5.39.217.76
: \, M- }$ w _5 n0 n0 m3 G公仔箱論壇5 F# y5 t% t4 ]) F# A- }& x' J
北京故宮自從5月8日發生失竊案以來,至今3個月來各種見諸報端或流傳網路的、可證實或不可證實的「醜聞」、「疑團」,累計達到10多個之多。
: K! `( n4 P& t, l2 H/ Q+ J4 ?公仔箱論壇0 _) Z5 q/ @; [$ D0 H' h4 w h
7 G0 I( I" i& N( R最新「疑團」來自京華時報的文章:上海恆源祥博物館去年收到1項拆了10件乾隆年間御林軍鎧甲做成的「絲綿被」的贈品。
% @, b* s9 h1 o4 ztvb now,tvbnow,bttvb
) j. p5 I* m- U R% K. I
( y; A9 R( K% j! |3 D; f5.39.217.76報導進一步稱,這則消息引出上世紀1段令人吃驚的歷史:1973年,故宮為改善員工福利,將3000套清乾隆年間的御林軍鎧甲以每套5角的價格賣給員工,並規定員工購買後一定要拆開鎧甲取出其中絲綿。
6 {5 J/ u, b$ x A9 Z# ]) D1 L" @4 S0 d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0 t/ b4 Z L% A: ?3 S" l2 [, T
tvb now,tvbnow,bttvb7 |9 |7 b& {7 s$ Q" p3 O9 t9 E
不過1973年正是大陸文化大革命興起之際。據捐贈的前北京故宮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曹靜樓向京華時報追憶,故宮的專家、學者文革期間紛紛被下放、改造,掌控大權的革命委員會文物保護意識淡薄,一些文物因此遭到毀壞,3000套御林軍鎧甲就是這樣被賤賣。
" B3 E3 l6 I' X b9 o& h8 g5.39.217.76
" v& |) h" @, p; z# d5 ~ X9 d/ Z$ y k, l8 _
他指出,當時物資非常匱乏,棉花和布匹短缺,故宮為改善600名員工福利,院方獲准「因院制宜」地將每件鎧甲折價5角,每位員工限購5套,目的是取其中的絲綿。tvb now,tvbnow,bttvb- g& `8 P; d! ]' ^2 J8 d"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s8 }' t h, Z
tvb now,tvbnow,bttvb. g% J3 K- A6 q1 x
院方當時規定,員工買到的鎧甲一定要拆開拿出其中的絲綿。曹靜樓「咬一咬牙」,花5元買了10套「軍裝」,按照院方的「指示」把它拆散,取出絲綿稍作加工後,縫製這條絲綿被。
: I! {# a1 a( j" n# N公仔箱論壇
5 h3 u2 J+ C/ h/ `, W9 I+ k公仔箱論壇7 {8 \ D2 P& {2 u
據了解,當年守衛紫禁城皇宮的御林軍有2萬多,除1973年賣給故宮員工3000套外,另有1000套劃撥八一電影製片廠。文革1976年結束後,當局的文物管理也走上正途,剩下的1萬6000套目前仍由故宮保管。2 G$ V; G# G" |' c+ ]5 H" ^
: G* C. @, _+ G7 ?4 O) a2 I/ l5.39.217.76
) P2 K) J5 c f9 L7 _6 m想要看到這種鎧甲,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至今仍在陳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