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風: 報紙爭相加價抗雙重打擊 夕陽行業騰籠須換網上鳥
0 T/ Y0 |/ F) t! F
; B. N) E' { o, V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4 t, h/ I% Z0 j: C/ I, D; \. y
$ F. {$ t# y# q7 P1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1 |5 ?( ]) b- o/ ^3 y
; y/ e' W, @" o+ R, ^( Q6 \& l5.39.217.768 v% W P( h* R9 d( Z
8 I5 Y6 B: S# ~8 i
/ F: K' \+ m4 u/ o% [公仔箱論壇
( q# ]. N, R. W% n# g* L4 s# h'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 D/ A- O6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D& W8 G( _
早上讀報是不少人的「精神早餐」,而維持多年未見調整價格的本地報章,終正式迎來「加價潮」!三大最暢銷報章《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及《太陽報》,昨天起加價1元至每份售7元,是自2000年起首次有報章集體加價,據知今次未有跟隨一同加價的其他報章如《明報》,亦會在本周同樣加價。
* j! z, P4 k: s5 I( y* o$ ~2 |tvb now,tvbnow,bttvb ]* R T8 H0 f2 H1 Z8 C& F1 c
環顧現時本地收費報章的業界生態,似乎正處於四面楚歌之時,除了成本上升與廣告收入逐漸萎縮這雙重打擊外,更同時受到免費報圍攻。此外,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也改變了讀者的閱報模式,似乎報章的「加價潮」,也同時反映被視為「夕陽行業」的印刷傳媒,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也。- _4 z+ x; k" |% W' H
* @( b. R) }% g* r5 l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老紀請教過傳媒學者及網絡媒體市場營銷專家,不約而同指出「報業不會死」,但收費報紙市場被侵蝕卻是不爭的事實,而隨着「網上報章」讀者愈來愈多,傳媒機構必須思考如何把「網上版變成收入」,以至開始轉變經營模式,如最終「變不到錢」才真正是「一條死路」。; M8 q5 B0 c9 Z9 `4 N' m
" O# W: D6 F. K4 O# B9 v( [4 M
繼去年《信報》帶頭加價兩元後,三份最暢銷本地中文報紙,包括《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及《太陽報》,昨起亦由6元加至7元,雖然只是少加1元,但加幅就達一成七。
3 q4 @' t/ F1 @! E2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P8 P( F, [9 u% ~
本地報章價格自二千年起一齊未見調整,故今次是13年來首次有多份報章同時加價,而其他多份中文報紙,據知亦積極考慮調整價格,預料在未來一周將跟隨跟隨大市。
% W% O0 Y: @1 b5.39.217.76公仔箱論壇" r2 g% @* h C/ _' l" J
翻查資料,本地報章曾經「風光」,那是在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前,除了本地報業百花齊放外,報章售價更幾乎每年一加,其中由1989年至1994年這五年間,報章價格便由每份2元大增至5元【表2】。' ~" y. F! Z% f+ R0 |& ^' L" E- {4 j
8 t/ [& m8 p6 j" S報紙加價必有因有果,受影響的除了是願意付錢的市民要多付1元外,報販就擔心加價會對生意造成影響,令讀者轉投其他免費閱讀的途徑。事實上,由於昨天是周日,沒有免費報章派發,故加價的實際影響,相信要在今天才真實反映,報販預期會導致生意減少一成。報販協會就指,中文報章已十多年沒有加價,與時代脫節,故今次加價是正常行為,反而希望可增加報販收入。tvb now,tvbnow,bttvb' K1 j- f6 R/ X4 C: t
( d7 H0 C* b4 K- d7 |7 F& R老紀身為報業中人,大抵可歸納出報紙加價的四大原因,其中影響較直接的「近因」,包括紙價上漲令印刷成本上成,而在物價人工齊齊升下,令天出版的報紙成本早已今非昔比,加價似乎是理當然吧!
# O' i1 u5 H$ V* ]0 C" f6 r'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 X; V$ ]3 ~ [
其次,是近年收費報紙的廣告收入逐漸萎縮,以今次有份加價的《蘋果日報》為例(選擇《蘋果日報》只因壹傳媒乃上市公司,有關業務數據為公開資料),該報在2005年度的廣告收入為7.384億元,但至2011年就下跌至6.797億元,五年間減少了5870萬元,跌幅近8%。收費報章實儼如面對一個雙重夾擊。
2 M$ r& q' [7 t% z" W) d7 E* ]公仔箱論壇9 P5 U9 G7 O. {7 Q
至於「遠因」,就跟讀者的閱讀習慣息息相關。查自從有免費報紙出現,收費報紙被免費報圍攻,印刷量因而明顯減少。同樣以《蘋果日報》為例,該報同期的銷量收入,由4.227億元減至3.499億元,跌幅高達一成七。銷量收入下跌,原因之一,正是讀者減少令銷量下跌。此外,在互聯網發達,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又極之普及下,大量讀者遂轉至網絡去,改為閱讀免費的網上版報道,再加上不少網絡媒體出現,接收資訊已不再依靠傳統的印刷報章,收費報業似乎是步入黃昏,而加價除了是救亡外,也恐怕只是苟延殘喘之法。
7 c0 o- J4 l& u; n9 ?8 ]% s( k: L/ m. w7 x4 w* e; I0 D/ I
事實是,收費的印刷媒體日漸式微,也是全球大勢所趨的現象。有80年歷史的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在去年年底的一期印刷版封面,採用了一張意味深長的舊照片,封面註明是「lastprint issue」(最後一期印刷版),因此該刊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雜誌,於2013年起全面電子化,並改名為《全球新聞週刊》(Newsweek Global),今後只保留網上版本,提供包括iPad收費版及官方網站等版本。/ g! a( q. L5 b: J+ i
, s: q; i& i8 ]2 c8 H7 N% Q/ c
而據尼爾森的調查資料顯示,透過網絡、流動電話及裝置讀報的人數百分比,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由3.0%升至11.0%,增幅近三倍,可見網絡已成為收費印刷媒體的最大敵人。
) T5 R: B' S! |3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B+ h( X! u6 |- I老紀請教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他指面對通脹,令報業成本大幅上升,加上多年來根本沒有加價,故這次報章加價是「逼不得已」。他又指,是次加價的三份報章算是「市場上的leader」,有從銷量上作考量,即使加價都可承受得到,相信在未來的日子會有其他報章跟隨。; f u* i/ D/ V' T: ]: J4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1 G/ ]* c8 B- F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網上收費版收入去年首超廣告收益,本地也有愈來愈多報章轉為網上版,那印刷報業是否已死?杜耀明認為「這是一個模式,報業是不會死的」。他解釋,《紐約時報》的目標讀者是來自全球,「讀者量是非常大」,而該報也在試驗新模式,本來網上版開始時是免費,後來才發展到收費,是經過不停試驗的決定,以找出一個收入平衡方法。他又指,現時本地「網上報章」仍處於「試驗」階段,問題是如何將「網上版變成一個收入」,而業界試驗出一個「能有穩定收入的階段」,那網上報章就會發展下去。; `2 g$ \" i" V
5 T% T& |+ t" o4 l公仔箱論壇老紀亦請教熟悉網絡媒體市場的營銷專家。一直利用社交網絡媒體為廣告客戶作市場宣傳的社交媒體公司聯合創辦人Mark Chan認為,香港在短短數年間,出現不同的免費報紙,每份都聲稱有數十萬的印紙量,「你可以看到在這幾年多了多少報紙的讀者,他們一定有侵蝕到收費報紙的市場」。
: }( h0 l5 {' n/ V8 x( G4 atvb now,tvbnow,bttvb2 b. |1 g) o" Z9 U. ^8 M
他分析,現時無論是收費報還是免費報,都在「轉變模式」,「不管是網上,還是電話App,現時的網上及電話的讀者愈來愈多,加價走的人不多,最多只是被趕去看網上版,但其實是增加了網上版的讀者人數」。他認為,這個模式轉變,並不表示「報業不是一張紙就代表報業已死」,相反,是反映報業要找出如何將這些網上版變到錢的方法,「如果網上及流動通訊的廣告變唔到錢,那報業才真正是死路一條」。
, ~( V! d' Q: q; D* P# Z9 E& htvb now,tvbnow,bttvb
1 r' f- [+ n! P X!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