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插錯餵食喉 病人衰竭死

插錯餵食喉 病人衰竭死 醫管局公布三宗嚴重醫療事故
; Z* f4 D# j! h8 \  o. Y
0 L) ~8 o2 e7 y7 E: ?7 u; q* u5 q
# v1 y! }# h. b8 k. Y7 T

& e# s" C  x/ b! ?% F* a1 f醫管局昨日發布最新一期《風險通報》季刊,分析多宗醫療事故,包括3宗嚴重醫療事故,其中涉及喉管錯誤事故,一名病者的餵食喉管鬆脫,醫護人員為其重新插入,不過隨後病人出現呼吸衰竭,之後死亡。調查發現喉管出現錯位問題。報告建議加強培訓醫生及在有需要時,先諮詢腸胃病專家意見。4 S# K& o7 w$ L# s

3 q5 s4 ?- E4 R, A5.39.217.76季刊公布多宗醫療事故,包括3宗在病人體內遺留醫療物料,2宗藥物處方事件,1宗餵食喉管錯誤放置事件;而呈報的重大風險事件則包括21宗藥物事故,和1宗錯誤識別病人身份的個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P. b! j7 c5 {: S
5.39.217.764 B( f" R/ d+ p
藥物說明被遮用量超標
+ s9 V6 V; C8 o0 \4 M' j! |% Q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y+ H- o1 v& o
在個案中,有三宗涉及死亡事故。一名患有充血性心臟衰竭的病人,在接受斷層掃描冠狀動脈造影(CTCA)後獲准出院。醫生建議處方約12.525毫克倍他樂克(Betaloc),惟顯示用藥的說明被遮蓋;該患者最後被施用藥物的「最佳建議」-約50毫克倍他樂克,較醫生建議的高一倍。病人離開醫院後,同一天在家中昏迷,六日後不治。公仔箱論壇0 N/ f& t6 k8 N+ Y* }7 @& f
  
, N* Y: M9 s! ^# u2 h( G# p7 s-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另一位病人同樣患有心臟衰竭,涉及護士施藥時不當。病中原本處方為以每小時3毫升的速度,注射約100毫升的多巴胺靜脈滴;但最後護士連接靜脈滴時出錯,在一小時內為病人注入近100毫升的多巴胺;病人翌日過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1 A6 o5 Q9 `0 m4 T/ e  d3 _
  
  h  i; x$ n2 A5 K& |9 B9 ?tvb now,tvbnow,bttvb注射藥物速度超逾30' U5 j% [2 L& G8 j9 T" B& o; z8 Q
  
. r3 q6 X/ v4 G- f& E. W5.39.217.76另一宗死亡個案是涉及喉管錯誤,長期臥床的病人,需透過餵食喉管進食;一日他的喉管突然鬆脫,醫護人員隨即為他重新插入,並進行測試。醫生期後為他進行X光測試,確認喉管的位置後,未有發現異樣;病人隨即進食,及後出現呼吸衰竭,並在翌日死亡。報告認為事故中醫獲人員對食喉管存在誤解,應加強驗查喉管正確位置的訓練,若再遇上同類型喉管鬆脫的情況,建議先諮詢腸胃病專家意見。/ N% s. k5 r3 Y3 G6 H% s  w
  
. s4 R) L1 l8 C% v% }- R  C9 D% ftvb now,tvbnow,bttvb醫管局表示,已深入檢討及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從中汲取有關病人安全的寶貴經驗,透過刊物讓醫護人員分享個案和相關改善建議,藉此防止日後再發生同類事件。報告認為醫生應有效監管病人,清楚分辨出高危患者和低風險患者,且有需要重新設計用藥的說明,令突出重要的訊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