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美國為鑑…台灣社會 你學到什麼

隨著波士頓爆炸案第二號嫌犯被捕,此案的震撼暫告一段落。 這幾天家裡的電視頻道,都是停在CNN,見識到與台灣電子媒體很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首先,CNN沒有大量廣告,主播重複強調消息尚未證實,也沒有以煽情、誇張的字眼描述嫌疑人,畢竟在整個城市、全國乃至於全球都關注此案的時刻,如果媒體工作者心裡想的只有收視率,散播錯誤資訊,不僅可能增加警方辦案的困擾,甚至波及無辜的第三人。這種錯誤的報導方式,造成無辜者難以彌補的傷害,以及檢警偵辦的阻礙,可為殷鑑。 此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嫌犯被捕前,整個波士頓封城,州長下令所有大眾運輸系統停駛,要求所有民眾留在家中,如遇敲門,除非確認是警察外,不要開門。我們沒有看到媒體用「瞎」、「扯」、「官僚」來形容政府的決定,也沒有看到各級民代出來開記者會說這是擾民。 當嫌犯被捕的消息一公布,電視畫面播出民眾在街上鼓掌歡呼。我想,除了擺脫恐怖氣氛喜悅,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為這幾天「不眠不休,冒著生命危險的警察」,表達感激之意。 一個不懂得感謝的國家,一個只剩謾罵、嘲諷、酸味的社會,吸引不到真正的人才進公部門服務,甚至原有的人才也會流失。 問題是,公部門掌握許多資源、權力,法律、政策的規畫制定,影響的是全體人民,尤其是弱勢、中下階層的民眾。 在台灣,這種現象是現在進行式。但在言論自由、政治民主的體制下,台灣要成為怎樣的國家、社會,其實就掌握在全體公民及媒體閱聽人手中。 這一周來發生在台美兩地的炸彈案,彷彿是給台灣社會的一道考題:大家一起思考一下,波城馬拉松爆炸案及行李箱炸彈案,給全體國民、媒體閱聽人的教訓是什麼?
7 m( r/ r% _, \# B5.39.217.76
5.39.217.765 a% i( k9 C6 E, j2 ?) @6 B
【2013/04/21 聯合報】
; @" a' a' n! U5 z# [' N+ h  b  Q
' J" |; _  a. w, j0 B; u* l公仔箱論壇
' ]% `+ J; f$ _# }% \# e" R! A公仔箱論壇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