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以中國主席身份首次訪美,同奧巴馬總統在加利福尼亞安納伯格莊園晤談。德語媒體認為,美中這一特殊安排是要向外界釋放出兩國關係有望進入新階段的信號,但很難期待兩國能建立起一種全新的關係。5.39.217.768 v7 ~; d0 d& |- k) O9 Q) H
! s0 m3 c# u4 q$ Q
) A! E4 w/ z. t0 m4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月7日一期的《新蘇黎世報》就指出,期待美中之間會因此次不同尋常的“習奧會”而從此打開雙邊關係新篇章,並不現實:
' p. _4 {) b5 E. c1 Etvb now,tvbnow,bttvb
4 a) b/ U* ] H: K$ r5.39.217.76“過無數年裡,中國國內對美國的不滿情緒增加。長期以來(在中國)存在着與俄羅斯非常類似的那種‘美國情結',那種讓人無所適從的‘同時性'--對美國生活方式同時既追求、又拒絕,既讚賞、又鄙視;美國是標準,同時又讓人自卑,因而也更讓人易於炫耀自己的重要和政治分量。中國的經濟起飛使該國成為按絕對數字衡量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讓它感覺自己在全球金融、經濟危機中顯示出了優越性,從而也增加了它的政治自信。
+ m" X- ?; L( x* a- |! U
) k0 K7 J7 d$ M- t1 \* I8 T5.39.217.76“因此,前國務卿克林頓和即將退休的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2011年秋季所宣布的華盛頓的傾斜亞洲戰略被北京視為一種挑釁:北京不認為它是美國在亞洲的一種努力,而是試圖遏制中國在東南亞和東亞的不斷增長的影響力。從那時以來,中國官員、軍方人士、外交官和分析家們一再強烈要求美國改變其亞洲政策。美國建立沒有中國參與的太平洋地區自貿區和同歐盟之間的自貿區的努力也讓北京耿耿於懷。……
; r, o' V, t" W- |6 X) {
' ]# H* } L$ n& `1 Z5.39.217.76
, g! S4 L5 u* y7 Y& K" w有關黑客襲擊的爭議也是中美之間的不和諧因素之一 ' L0 z4 m! r( V" ` V- @
O- m* e' y) E8 G7 Y3 k2 ~
“與其前任不同,習在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的短短數月內以新的意識形態口號亮相於公眾,這些口號動人而不空洞。他的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被到處引用並已被拔高為研究對象。這一夢想的內涵尚未確定。但它已含有外交成分:中國之大理應使中國在世界政治中享有更高地位。此外,這一概念並非完美無瑕:它同軍隊和黨內的民族主義力量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聯誼關係。自馬克思主義在日常生活中式微以來,民族主義填補了意識形態的空白。對北京而言,在一種特殊的中美關係中與美國平起平坐,絕不意味着,被中國視為不安分的那些小鄰國們也有同樣的權利,得到同樣的重視。”5.39.217.768 X; h; E- ]& n
( X1 q- M( H+ t$ X" R' Q難有全新關係
: F, R6 |* k9 j/ X/ a
4 R* q$ T, x# [. ]: O7 x; [. |2 ^當天的《法蘭克福彙報》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對美中間是否能建立起一種全新關係表示懷疑:5.39.217.764 U& n9 y, w. J! w. I: w. T
5.39.217.768 V1 I% I. R* j) N0 R
“習近平開了一個頭。今年3月,他在朝鮮政策上來了一個小小的轉變。不僅是習近平公開提醒朝鮮,不要過分挑釁,而且,中國還強化了對這個被保護者的金融制裁。某些在北京的觀察家甚至認為,在中國施加了經濟壓力后,朝鮮才放棄了在4月份進行新的導彈試驗以至核試驗的打算。
) o5 P% Y' D2 a X' o. ?* j$ u/ x+ c1 c# _6 U0 k
“不過,類似在朝鮮問題上的利益均衡和協調行動的努力是否能擴展至其他領域,完全無法預測。華盛頓和北京雙邊關係上的爭議點名單實在太長。除戰略和安全政策問題外,貿易平衡和貨幣問題,國際經濟規則的遵守,中國國內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和美國企業的市場准入問題,等等等等,都已存在久遠。美國對中國國內侵犯人權現象的批評雖相當謹慎,但仍有可能繼續引起中國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