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發改委官員稱京津冀空氣品質較13年前明顯改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吳曉鬆今日表示,經過十幾年的治理,京津地區的沙塵天氣總體上呈減弱趨勢,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1 M* q8 H: R& x8 E1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R: P  Q1 u; m! f
  吳曉鬆今日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就京津風沙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問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 U) g4 H& ~- M' T1 H5.39.217.76
( N9 t& H% \" f; D# |公仔箱論壇  他介紹說,2000年6月,國家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范圍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內蒙古等5省區市的75個縣。截至2012年4月,工程已累計安排資金562億元。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工程區生態環境好轉,風沙天氣和沙塵暴天氣減少,沙化土地擴展趨勢基本遏制,呈現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沙化土地減少、農牧民收入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的良好局面,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保護和改善京津等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發揮了巨大作用。5.39.217.769 K, }  n; Z) b* B
) T) H- Y5 A. _6 G! l
  吳曉鬆表示,京津地區的沙塵天氣總體上呈減弱趨勢,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工程區已由沙塵天氣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強加強區變為弱加強區。據統計,2000-2002年北京市沙塵天氣發生日數均在13天以上,2003年以后雖然仍有波動,但基本呈減少趨勢。風沙危害對京津等東部地區的影響減弱。
5 m6 }- ^, Q9 F- ^. |* F$ N" n3 i& G7 O/ u8 E1 ?
  其次,沙化程度明顯減輕,蓄水保土功能增強。據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從1999年到2009年,京津工程涉及的5個省區市沙化土地總面積減少116.3萬公頃。工程區土壤風蝕總量由2001年的11.91億噸下降到2010年的8.46億噸,降低了29%﹔工程區釋塵總量由2001年的0.31億噸下降到2010年的0.26億噸,減少了16.2%。工程區蓄水保土功能不斷增強。公仔箱論壇- @" x9 _7 V' a1 ?9 B7 W: Z

0 p& e8 j" K' }# v( I( l4 j. i5.39.217.76  三是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態防護體系不斷完善。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程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01%,比第六次森林清查時的10.94%增長了4.07個百分點。工程區初步建成錫林郭勒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烏蘭察布市陰山北麓、冀蒙邊界、毛烏素沙地東緣四條生態防護林帶。 四是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工程區農牧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牧業產業化發展,促進了地區經濟的增長,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工程區人均GDP從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9年1956.3元增長到2010年的4084.8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