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五周年(三)
- r$ q3 T1 }' c/ v- l3 W' O! U5.39.217.76
8 n3 I/ N2 M, m- C0 ]「我近年曾預期十次衰退,但實際只發生了三次。」tvb now,tvbnow,bttvb7 Q/ w- u1 c, ^$ A+ C' e. o
— 拯救高盛的風險管控專家,高盛行政總裁出席參議院聽證會tvb now,tvbnow,bttvb; V3 t e, V; J3 |' F* u0 g
' ~' N: S' }1 k( q" b: `2 R# Mtvb now,tvbnow,bttvb2010年4月27日下午,在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出席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聽證會的3小時28分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刻,是來自密歇根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萊文(Carl Levin)出示一封電子郵件—該郵件他已經出示過無數次,它寫於大約三年前,發信人是高盛(Goldman Sachs)兩名最資深的交易員。在郵件中,他們將高盛承銷的一隻債務抵押債券(CDO)形容為「最差勁的產品」。在這漫長的一天接近尾聲,萊文沖著貝蘭克梵質問的時候,他很想知道,自己的交易員認為很差的產品,高盛還去推銷,並且還為了自己的盈利押注這些證券將貶值,這麼做合乎道德嗎?公仔箱論壇9 N1 Y C9 ^1 ?' f2 Z
3 B9 w2 P# i- }" x4 G6 ^# x貝蘭克梵臉部肌肉抽搐,重重複複,解釋又解釋,看上去有點不舒服。最後,他無力地為高盛的行為辯護:「就做莊(market-making)的角度而言,這樣做並無衝突。我們向他們出售產品,理論上就是向他們提供他們想要的風險。」萊文聽到這裡先是一臉困惑;然後貝蘭克梵堅稱,高盛怎麼看一筆交易並不重要,「客戶來找我們,並不是來體現我們的觀點,」萊文這時惱怒了。
: G$ j* k3 }: i7 C( d# i
1 b- Z3 H% I6 J# b$ T3 G Y9 B* ]; y就公關的角度而言,貝蘭克梵的表現有點參差,但是情況其實可以壞得多—如果萊文從當天公佈的900頁高盛文件中挖出三年前另一封電子郵件的話。這封郵件的發信人是波特力(Craig Broderick)─高盛的風險總監①、貝蘭克梵最重要的副手之一,時間是2007年5月11日。在這封郵件中,波特力以簡潔冷靜的文字,揭示了在許多其他銀行紛紛重創之際,高盛如何計劃從一些交易中獲利。他指出,高盛減記CDO與合成CDO等衍生工具投資組合價值的決定,「可能造成重大的盈虧影響,不僅是我們自己,也包括我們的客戶⋯⋯我們需要調查我們的客戶,盡可能了解哪些客戶最脆弱,推測可能產生的影響,諸如此類。此事眼下在公司30樓已受到很大關注。」
3 L7 t& S7 Q6 Z2 }公仔箱論壇
- ~/ ?! O, [+ z- g5.39.217.76有一點波特力在郵件中沒有提到,那就是到2007年5月時,高盛在按揭產品市場上已經是淨短倉(net-short)狀態;通過減記資產負債表上難以估價的產品,以及交易冷淡時按揭及其相關產品的價值,來達到獲利的目的—這在華爾街公司中是絕無僅有的。高盛隨後證明他們對這些證券的估價是正確的—這些證券的價值遠沒有多數華爾街公司所說的那麼高。但一如波特力的郵件顯示,高盛大幅減記這些產品價值的決定在競爭對手中引發了一連串事件,一年之後加速了它們的消亡,而高盛則漁翁得利。高盛的做法是合法的,即使有人會認為這是不道德的。
9 f! u9 A8 |, ~( d( K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k/ Q, ]4 W! S# [3 m6 K3 _2 X
華爾街有句老話:「成功可以有許多父親,而失敗卻是孤兒。」此話對於在瘋狂獲利中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高盛十分適用。高盛安然過關固然有許多因素,但有一點毋庸置疑:54歲的波特力是高盛得以避免爆煲的主力人物,過去如是,現今依然。在得到貝蘭克梵(當時剛出任CEO六個月)與長期擔任財務總監的維尼亞(David Viniar)首肯之後,高盛開始執行波特力等人2006年下半年開始制定的策略;他們那時判斷,按揭市場將有大麻煩,並據此押下大賭注(高盛自己喜歡用「對沖」的說法)。結果2007年高盛盈利創新高,稅前盈利達176億美元,其中40億來自這宗「對沖」。2009年,在多數同行苟延殘喘之際,高盛風頭更勁,稅前盈利將近200億美元。
F' u0 m5 ?+ P5 u; Q: ztvb now,tvbnow,bttvb
- n& E1 z. f. {公仔箱論壇使高盛先知先覺的波特力,並不是英雄漫畫中超人死對頭盧瑟(Lex Luthor)那樣的角色。他熱愛運動,外表整潔,是一名懂得自嘲的威廉瑪麗學院畢業生。他在該校結識妻子卡米爾。波特力夫婦均畢業於1981年,他讀經濟學,卡米爾讀生物。兩人有兩名十多歲的兒子:馬克與西恩。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特殊的預測能力。「作為負責風險管控的人,我近年曾預期十次衰退,但實際只發生了三次,」波特力說。現在回顧2006年的市場,他仍難以相信「當時市場是那麼樂觀,波動那麼小,信貸息差那麼窄,貸款條款那麼大膽,以及整個系統透過各種方式累積了那麼多槓桿交易」。公仔箱論壇1 K! L0 G g4 J1 L6 q1 u2 {
公仔箱論壇* y3 A" o8 r7 e; v# `" b2 m7 I
波特力並不是忽然間意識到市場將會爆煲。他說,這其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他逐漸感覺到,市場參與者正累聚越來越多風險,但卻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償。2006年12月,曼哈頓布羅德街85號的高盛前總部,在維尼亞位於30樓的會議室,包括波特力在內的一批高盛交易員及管理人員決定採取行動,設計一系列複雜的交易,大幅減少高盛在按揭市場的長倉,在六個月內將高盛的頭寸轉為淨短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1 X. c8 h$ x3 i/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H$ ?4 a- V
如此一來,一旦按揭市場崩盤,高盛將從中得益。這步棋相當奏效。例如在2007年7月25日,高盛的短倉使公司一天就賺了5100萬美元。維尼亞在當天給貝蘭克梵與高盛總裁Gary Cohn的電子郵件裡說:「你可以想到手上沒有大筆短倉的人情況如何。」
& M, J0 B& v& Z9 t4 x4 K$ {
" K9 A% b) l' A P, Q! M E" |0 D9 ~5.39.217.76在危機加劇之際,高盛還有其他一些有效的保護措施。其中一項便是「市價計值」(mark-to-market)制度,其他公司很少這麼做。在該制度下,交易員必須根據市價評估其交易的盈虧,而不是根據某種金融模型或個人猜測。
& | L7 Q0 o( o. {tvb now,tvbnow,bttvb0 P8 p7 `# H. `# A" S
高盛也避免使用帳外投資工具,這一點與花旗集團不同。高盛累積了500億至60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儲備,大部份是靠高成本的長期資本融資,只有少量是靠短期融資。高盛認為這些資金有助該行應付難以避免的擠兌。(目前這種儲備已接近1600億至1800億美元,遠高於法定的資本要求。)波特力說:「事實證明,這種儲備是絕對必要的。它們不但幫助我們安然度過這場危機,也使我們得以維持做莊以及客戶絕對需要的其他服務。」; u& Z5 f) H( V!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8 n" @2 B1 [& I% P1 e: e
高盛當年是否也可能落到雷曼或美林的境地?時至今日,這仍是人們熱烈辯論的話題。高盛至今仍表示,2008年10月美國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向該行提供的100億美元注資,高盛其實不需要也不想要。不過事實是,聯儲局2008年9月21日允許高盛與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當局先前拒絕了雷曼的申請),高盛在三天後籌集到100億美元股權資本,其中從公開市場籌集到50億美元,另外50億來自投資家巴菲特。公仔箱論壇' h H4 x, _- O: [) G6 O
- Q; `- c( E9 O波特力在2008年無法高枕無憂。「我對我此前的決定感到自責,希望我們當時有不同做法,」他說,「如果我滿意這個時期整個業界的風險管理做法,我會是一名不稱職的風險管理者。」波特力沒有像貝蘭克梵及其他七位高盛高層那樣,被要求接受萊文質詢,眾議院對金融業高層的調查也沒有找他。不過,他出席了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他在聽證會上表示,由於高盛長期重視風險管理,將相關作業提升至與賺錢業務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盛因此得以安全度過危機。他說:「我們是金融市場的中介機構,因此自願承擔這些風險,但這一切必須是基於審慎管控風險的基本原則。」# |" x# n# j5 h% E& p& `7 A
6 t* ~% [. Z$ @, K公仔箱論壇有人將波特力2007年5月11日的電子郵件解讀為:高盛壓低多種流動性不足且難定價的按揭證券的價格(那時高盛已經在執行它的「大短倉」行動),進而針對那些持風險頭寸的人下手。高盛的同行如貝爾斯登及美國國際集團(AIG)後來聲稱,高盛從2007年開始操縱這些低流動性證券的價格,深知因為自己將憑藉短倉獨享大利。
: j3 ?) v3 c% n+ u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C) y6 d3 i3 U4 [* Z; ]7 O, x; q
波特力被問及5月11日的那封郵件時,表示不大記得具體內容。「我們經常期望在證券或產品或交易的市場價格上,不要欺騙自己或客戶,」他說,「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自己痛苦,客戶也痛苦。但是及時的調整或認列盈虧,或其他由此產生的信號機制或行動,這絕對符合市場總體的最佳利益。相反,如果裝作市場沒有變動,不去認列虧損,或不針對抵押上的虧損要客戶追加保證金,這些做法最終只會更有害。」5.39.217.76" }1 v x* ?; Q2 m: u7 o3 Z# } _
8 H) h" g5 b: S% p0 t
波特力對陰謀論非常不以為然,但他很清楚這種論調的存在。「我們按市價計值,是受我們的相關部門監控的,」他說,「我們必須根據可以實際交易的價格來評估。如果目前你只能以這個價位買賣,那麼這就是所謂的市價。」鑒於高盛在風險管控上投入大量資源(用貝蘭克梵的話來說,他是「98%的時間花在擔心那些只有2%機率的事情上」),波特力本應不必那麼擔心。不過他做不到。他說:「總是有更多風險。」
8 x! A/ p! q1 l9 L! p* O4 i; P1 w- o- B; o) C7 D
9 J# Y6 d! I0 L( Z' p文:William D. Cohan;譯:許諾
5 e; W+ Z& L3 c0 f7 a6 t3 u原文刊於《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