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e5 z1 B4 { ]6 H+ }
在河南省辉县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上,有一个绝壁上的原始村庄,被称为“太行明珠”,这个村叫:郭亮。tvb now,tvbnow,bttvb Y' D' }- w: ]
5 L" Z/ J3 e8 }+ p& {
- q3 c: v( U8 E( m1 n$ }/ a+ L5.39.217.76这里,最让人震撼的是绝壁。它象利斧劈开,耸直陡峭,大气雄浑,令人生畏。还有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石磨石碾石墙,石桌石凳石炕,一排排全是石砌农家院依山顺势,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
- L" I) y6 L' | A( x' K; otvb now,tvbnow,bttvb
, k9 M; n5 S( ?' \5.39.217.76
! v0 f5 V8 `" H/ L( J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300多人。据介绍,该村源于公元9年至23年间的西汉末年。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个自然村(今“会逃站”)。今悬崖上的山村,在建村时,人们为纪念郭亮,将村名取为“郭亮”。5.39.217.769 f% }2 B# g/ L7 p
( @8 m# ~$ H! b( i9 L7 z8 ?) P( E: a: z8 f) \; C( a$ c
郭亮村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2 c- o: ^: X7 htvb now,tvbnow,bttvb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中。这里的老乡们说:石头是他们的一切,石头有祖辈的灵气。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用习惯了。
1 l- V: W; N& d$ k公仔箱論壇
- U; F7 M% \9 _- `2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 _/ V' ]4 w自古去郭亮村,必须穿越太行大峡谷。这条绝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扰着一代代山民,阻碍着与外界交流。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5.39.217.76/ C4 p3 g' h5 N/ |: y8 _
、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地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国际上赞誉为“世界第八奇迹”。4 f8 N0 H# \. r/ D
' e5 b. p, n% k0 x
* o% ?8 v" N& l2 t/ I
太行山在中国版图上的地理位置是相当的突出。它如一条巨龙一般盘踞在中原大地上,横贯华北大平原,绵延八百里。一座座古朴的村庄星罗棋布的散落在那无际的群山峻岭之中,有如碧绿的绣锦上点缀的点点明珠。郭亮,就是其中的一个。
1 G2 I% @/ S& b. f0 O5.39.217.76
& e4 s: i( b/ W, C0 E% g太行山可以算是中国名川之中资历最老的几座山脉之一,形成于吕梁造山运动,其地层为太古代的核心底层,距今有28亿年的历史。巨大的褶皱和断层造就了太行山独特的风景,太行山内峡谷众多,多为断层形成,高数丈有余,岩壁陡直,无所依靠,虽猿猴不可攀。深邃的峡谷底部多为茂密的树林,水流从百米高的悬崖上飞泻直下,落入谷中,滋养山谷中的万物生灵。太行山北旱而南润,瀑布多为线型,在崖壁上盘旋落下,如同细长的白练,轻柔飘舞,灵动异常。
4 R7 ~% X @7 a3 m2 o/ Y5.39.217.76/ p& m5 j x( w7 w
郭亮村是太行山中的一个自然村落,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郭亮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一直保持着朴实的民风。在被人成为传奇的郭亮洞修建之前,那里只有一条天梯通往山下。农民们在悬崖顶的台地上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房屋门前就是绝壁,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后来传奇人物申明信带着13个村民耗时5年硬是在绝壁上开出了一条1200米的郭亮洞,使得郭亮村第一次通了汽车。这个壮举将郭亮这个名字传到了世界各地,旅游的人骆绎不绝。这是太行绝壁上的奇迹,是太行山人的赞歌。: \/ [% j9 `1 e' U8 a0 N
tvb now,tvbnow,bttvb* W. I0 A" e1 ]$ _6 n
* ]: F; {( z.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