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脫離令人發狂的絕境
, 描述: 【聯合晚報╱社論】
蕭條的年代,很多事讓人驚心。上週才傳出有失業漢在總統府前自殺,這兩天又有人以計畫性的「隨機殺人」,造成一死兩重傷的慘劇。凶手的行凶動機,竟是來自一本日本漫畫,認為殺人可以解除自身厄運,結果凶手的厄運當然不可能解,卻讓另一個家庭蒙受厄運!
+ j: o; V$ C( `/ k
1 ^7 A. s% P3 a3 z2 ^' C這樁案件之所以讓人駭然,是它逾越了不少經驗法則,讓人無從判斷也無從預防。凶手完全沒有前科,沒有不良嗜好,沒有精神疾病紀錄,也非一時衝動。他與受害者之間無冤無仇,也沒有要搶奪財物,僅只是從資訊網「隨機」地找到屋主資料,就出手將人殺害了,事後還找到死者家人繼續行兇。就這樣,一個家庭毀了。
" k1 Q* c. x7 `. t$ A
8 @1 @! j( O+ G5 b* g8 ntvb now,tvbnow,bttvb這種「隨機殺人」,完全無規則可循,受害者沒有做錯事,沒有結怨也沒有激怒人,唯一的「特點」只是倒楣被凶手從網路中搜尋出來而已。若說凶手神智錯亂,他卻又冷靜地策畫行兇以「解除自身厄運與夢魘」,而這種荒謬想法僅只是來自一本漫畫。如果說是「漫畫教唆殺人」,將罪責全歸咎於漫畫,但禁了漫畫就能從此防堵這類悲劇嗎?
( d' V: k# V1 }* d1 N' g3 L(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L8 G$ M7 H( R: U% H: X: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說到底,還是失業的絕境令人發狂。壯年男子失業一年多,埋首在漫畫堆裡,不是沒有鑽牛角尖的可能。當然,絕大多數的受挫者,再怎麼心生怨懟,也不致走向殺人。誠如犯罪學專家所說,這是罕見的個案,大眾不必過度驚慌。但另一方面,景氣趨勢也顯示,當這個社會的失意者越來越多,令人感受「相對剝奪感」的氛圍也最容易滋生。陷入絕境的人,無路可走,很可能覺得無論做什麼都無謂了,也因此可能做出傷人或自殘的行為。
" x' X6 ?; J+ s0 u9 _5.39.217.76
/ w7 @% m3 H8 c2 k失業狂潮中,媒體上常介紹「轉業成功」、「從跌倒處站起來」的例子,希望發生激勵作用。問題是,這些成功案例乃是少數,多數失業者恐怕仍困坐愁城,一籌莫展。如何對這些處於絕境中的人提供起碼的援助,儘量避免那種令人發狂的絕境產生,應是一重要的社會議題。碰到這個不景氣的年代,自殺的行為可能傳染,犯罪的行為也一樣可能傳染!如何助人脫離那種令人發狂的絕境,是此刻社會沈重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