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读谢伟伦的专栏文章〈与巾帼欢乐起舞〉(见《独立新闻在线》,2011年3月11日),颇赞同文中的诸多观点,特别是该文对于女性政治精英能否有所作为,或仅是男性政治的助力,有犀利的评议。
5 P6 Y& A- p, W1 Y- {0 W, N公仔箱論壇5.39.217.76" H7 `" v' y1 W4 k! h
但是,细细思考,仿佛有什么石头占住了我的思路。“穿着女装的男性政权代言人”对于改变女性地位似乎毫无作用,而我们为什么要寄望这些位居权力顶峰的女性?
6 T3 Z4 w; t% H4 t
( T/ E3 f4 p* L) z& B4 m“参政”与从政的不同
+ g% v3 [: L) Z& T
" l& Q- I3 A8 _3 c$ u1 o, E 我的问题恐怕是卡在女性参政与从政的区别及作用。难道女性非得从政不可,才有办法改变女性地位?
( Q+ S. h+ l5 n+ _7 ~! v
) n" V4 M- c3 C4 L3 }( q也许翻书能比较快速解决疑惑。纪欣在《女人与政治:九〇年代妇女参政运动》的自序点出:“‘参政’是英文‘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的简译,‘妇女参政’虽然简单顺口,但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只有参选公职或出任政府官员的女人才算参政,而忽略了所有的女人都可以经由投票、助选、游说、监督政府,甚至参与体制外的社会运动来参与政治,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为自己争平等、争权益。”公仔箱論壇" t4 A; N& ~: x) _( ^
公仔箱論壇) E6 J$ k9 @0 p* G
如何面对高官夫人越权?
4 b) u" l/ z, @ r ?: H5 e1 ntvb now,tvbnow,bttvb
p% e+ p# u4 G5.39.217.76女人当参政,为自身争取权利;当女人参政,世界可以不同。可是,当女人参政,我们能否不带性别歧视的眼光看待?即使我们口口声声支持女性抬头,一旦女性部长言论失误,甚或是女性草民勇敢发表意见,我们的潜意识里面,或者批判言论中含有的潜台词少不了这一句:“女人懂什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b, Y `. T4 | I* w/ X: t/ U
! L% [( i- y# A+ D7 f即便是高官夫人越权,我们能否对于自己的批判保持敏感,不从性别角度来讽刺高官夫人的行为?在充斥男性话语的政治场域里,女人愚昧,不懂政治。
* R$ b' b: T. t公仔箱論壇
7 ?, p9 m6 S6 ]+ W& G$ Etvb now,tvbnow,bttvb谁有能力参与周六活动?tvb now,tvbnow,bttvb3 I( E0 t8 R- I( o2 Q7 x: }
公仔箱論壇0 x8 o. E: D2 V. p- g
女性身为选民,身为国家的一分子,理当“投票、助选、游说、监督政府”,参与社会运动。这样的愿景,比要求女性政治精英醒觉容易,却也更艰难。
( S$ U: n q5 L/ ^9 V5.39.217.76
5 {2 w, a5 q8 G! q;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月26日由10个组织联手举办的“走,为了改变”(Walk and Rawk for Change),反应不俗。然而,出席参与活动的女性,恐怕几乎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受高等教育者。这类令参与者很爽的活动,有沦为嘉年华会的危险。那些在工厂里头,在繁重家务里,在水深火热中继续劳动与受暴的女性,是否知道外面有人为她们奋战?是否晓得自身的权益?是否对未来抱持希望?
! }3 Q$ G- r! L" o5.39.217.76
" }# i2 T% L5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代议士都应具备性别意识
2 l( ^. R" r& y8 a( A' t* B
: P2 U5 P* r0 w5.39.217.76一位老友在面子书上说,文艺青年戴上政治青年的面具后,比患有政治幼稚症的文艺青年可怕。当头棒喝,何妨贴在墙上,当作我为文的警示。姑且不管“政治青年”的称号,各领域女性,包括文艺界的政治关注者,要跨出去,要怎么走,真得必须继续努力。 r% k: e0 \, c$ P; r! f8 G* e
+ j$ N6 V$ C6 { ]' a5 r行路难,路且长。我想,更核心的症结应该是,企盼人民代议士、内阁部长,不论生理性别,都具备性别意识,不仅仅为两性,也为各性别的平权问题说话及行动,以致我们不需执著于表面上女性代表人数的增减,那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性别平权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