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菲律賓挑舋行為引中國民眾強烈不滿”。這篇文章被多家主流媒體轉發。文章通過對普通民眾的採訪,表達對菲律賓激化仁愛礁等南海領土糾紛做法的不滿與憤慨。5.39.217.76. E7 A6 Z3 }' P
2 c, A% j7 q9 x
& d' s) ~: t' Q7 x4 U) A3 H0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月29日,菲律賓一艘補給船帶著一批外國記者,強行突破中國海監船的封鎖線,向故意坐灘仁愛礁的菲律賓軍艦補充物資,助其維持長達5年的非法滯留,並以此吸引國際媒體眼球。這是繼20天前菲方試圖非法在仁愛礁構建永久設施受挫后的第二次滋事找茬。30日,菲政府又再次單方面向國際法院提出所謂訴訟,要求其仲裁仁愛礁等中國南海島礁的主權歸屬。對菲律賓這套有備而來的組合行動,中方外交和國防等部門予以譴責和警告,稱絕不允許其以任何形式侵佔中國領土。
% h# C# h8 P- y. M5 J9 O#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S* F- O) s+ _% c) }$ W; K8 U眾所周知,南海主權自古就屬於中國,這不僅被中方相關史料、文獻和所簽國際條約所証明,也曾被菲律賓舊版憲法佐証。1968年聯合國宣布南海地區發現石油資源后,菲律賓等周邊國家開始陸續提出無理訴求,南海權爭才成為問題,甚至導致中國與南越當局在西沙兩次交火。盡管中方曾一舉收復西沙被佔島礁,但南海依然有40多個島礁被菲律賓等5國非法控制,而圍繞島礁爭議的各種折騰,近年尤以菲律賓為甚,並以企圖霸佔黃岩島和仁愛礁達到頂峰。3月這波摩擦,是菲方無視《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擴大和激化爭端的新動作。公仔箱論壇- B# T. a$ p- m3 ?' @ _% {
8 m8 ]3 Q S6 d7 Q+ z過去20余年菲律賓急切侵佔中國島礁行為,無非是佔有欲望膨脹及戰略判斷扭曲交互作用的結果:覬覦南海的藍色疆域和豐富資源,擔心快速崛起的中國將日益強大,與其將來圖謀艱難,不如乘中國大而未強且“中國威脅論”流行於世時出擊,逼迫中方攤牌,進而借助強大盟友美國的幫襯,遏制中方維護主權的努力。此外,中日東海爭端的凸顯,客觀上形成南海問題和東海問題兩個博弈場呼應互動而不利於中方的態勢,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高調出台,也助長了菲方的見利起意的投機和冒險心理。
: U5 A4 }- W8 ?公仔箱論壇
/ R7 |+ A9 V- ^& b0 d% c5 _其實,無論馬尼拉的政客們如何盤算南海牌局,他們都明顯存在兩個戰略誤判。其一是誤判了中方底線和決心,以為中國因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會一味遷就、忍讓,甚至吞咽別人強加的苦果。菲方顯然太過健忘和燈下黑:自新中國建立以后,中方即使一窮二白,縱然面對超級大國,在捍衛領土和主權時毫不含糊、毫不猶豫、毫不動搖,直至不惜付出巨大犧牲。近兩年,無論是在釣魚島剛柔博弈,在海南三沙設市,組建海警部隊,還是頂住各方壓力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都意味著實力穩增的中國正依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以積極而穩健的姿態與舉措捍衛核心利益。
$ Y& } ?' t4 y
9 A; s: W `" e: u6 ~' Ytvb now,tvbnow,bttvb菲方的第二個戰略誤判是,高估美國為其火中取栗的決心、勇氣和實力。誠然,美國表面上不斷給菲方打氣甚至強化美菲同盟,鼓動其鋌而走險與中方拱火翻臉,但是,美國近年國力萎縮,勢退如潮,從無力主導“阿拉伯之春”各國政局走向,到被迫在敘利亞妥協讓步,乃至在烏克蘭被俄羅斯公開打臉,都說明內外交困的美國平時忽悠尚可,關鍵時刻與重量級對手過招未必沖得上靠得住,尤其是無關其核心利益之時。* x3 ?, s, ^5 Q$ }( |* E
; a/ Q, q" A, P: [進一步分析可見,美國唆使菲方惹是生非也不明智,有可能繼續自取其辱。奧巴馬班子剩余任期已不多,但面臨問題成堆,可謂“五中”交匯、五內焦慮:國內中期選舉情勢復雜難料,不敢大意﹔中東熱點盤根錯節,窮於應付﹔中亞在撤離阿富汗后如何免於前功盡棄,頗費周章﹔中東歐局勢突變,俄羅斯收並克裡米亞且得隴望蜀,美俄嚴重對峙﹔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框架初定,構建充實殊為不易……相形之下,菲律賓的小九九,根本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節點所在,指望美國為菲方犧牲美中關系和全球力量平衡大局,那是異想天開。
/ z% O! Z0 v' T2 X* x5.39.217.76! S6 z' D6 F0 U" j: T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剛剛結束的歐洲之行中說過兩句話:“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合法權益。”希望菲方能重溫歷史,看清地區和世界格局的微妙變化,更能聽懂中方領導層平和語言后的鏗鏘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