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電/台灣日前發生的餿水油風波,愈演愈烈,雖然時間不長,但其對人體影響更大,固然顯示黑心廠商之可惡,也證明政府對於食品安全的把關,仍然有不少漏洞,如果不能落實嚴懲重罰,未來類似事件一定還會層出不窮。 ) U: K0 j( K9 B; {$ J/ e% C
( C- l' p. M+ U$ \6 \( b m4 p
中央日報今天社評說,這次餿水油風暴,全台有二百三十五家廠商被波及,其中不乏味全、85度C、基隆李鵠、梧棲盛香珍、黑橋牌、奇美等知名店家,強冠企業售出的劣質豬油共有五萬一千九百八十一桶,分銷二十五縣市。 5.39.217.763 O* P( n$ a; K
* O5 u' o$ Z5 f9 o$ o4 [6 @4 ? L#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表面看來,雖然不肖業者售出的餿水油不過二百多公噸,即使全部都被消費者吃掉,以台灣一半人口推估,平均每人吃到餿水油的數量,不過是民眾總油脂攝取量的千分之一,風險似乎不大。 2 M' Q$ I2 {' ^1 B% {5 W
6 f$ V; A5 Y* q1 p1 F0 p$ I2 Btvb now,tvbnow,bttvb 然而,餿水油會產生酸價和過氧化氫,長久食用,不僅會掉髮,更可能導致胃癌、肝癌、動脈硬化、心肌梗塞,更何況業者在處理餿水油過程,還會加入化學藥劑除臭,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所以當然不能以目前還沒有造成重大傷害,也沒有立即危險,就為不肖業者開脫。 tvb now,tvbnow,bttvb' M1 N* z# q0 e* b. ]" t+ `! F7 ]3 j
; |+ I1 ? p5 I公仔箱論壇 毫無疑問,不肖業者只求賺取暴利而不顧消費者健康,是這次餿水油事件的罪魁禍首,但中、下游的食品大廠既貪小便宜,又疏於檢驗,當然也難辭其咎,不能以自己也是“受害者”為由來卸責。 5.39.217.76/ t: E- O- F, ] u. l9 [
$ q8 ]& S8 n# H, jtvb now,tvbnow,bttvb 再就政府來說,無論地方或“中央”,同樣也都有連帶責任。以煉製餿水油的主嫌郭烈成為例,四年前即遭人檢舉回收廢加工,但屏東縣衛生局明知其為非法工廠卻未通報,今年又遭檢舉,縣府仍然查無事證,不做處理;就因為縣府的縱容,才使事態擴大,要說屏東縣政府是幫凶,應該一點都不為過。又好比收購餿水油再製成食用豬油銷集的強冠公司,曾因為放流水一年內超標三次,被開罰停工,但它公然違法繼續營業,有關單位也未強制執行,試問,主管官署難道沒有監督不周的責任嗎?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O- e/ M/ I6 q$ i
9 e! W* K' I1 \% E: y公仔箱論壇 “中央”方面,同樣也應檢討。明明去年已經兩度修法,大幅提高刑度,罰金也提高十倍,為什麼還不到一年,又再爆發餿水油事件?說穿了,主要就是處罰還不足以使不肖業者畏懼。
1 I2 f. Q. k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J2 X4 y8 h$ S7 Q+ h* Q4 _
以處罰金來說,法律設有一千萬或一千五百萬元等之上限,對於一般人固然是大數目,但對於不肖商人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暴利來說就不關痛癢。更糟的是,基於一行為不二罰及刑罰優先原則,若刑案部分有罪確定,則行政機關處以上億的高額罰鍰,就會一筆勾消,使犯罪者繼續擁有不法所得。
5 s5 z, n" Z* u6 s& \& H5.39.217.76% \. \; T" e6 g( H& |0 I
就像去年大統黑心油風波,衛生單位最先依據新通過的食品衛生法,對大統負責人開出十八億五千萬元的裁處書,但到了最後,除了刑責之外,大統只繳罰金三千八百萬元,衛生單位以一罪不兩罰,撤銷了十八億五千萬的裁處書。相較於美國,針對類似事件,對不法廠商往往祭出天價懲罰性賠償,迫使其倒閉關門,或是中國大陸以死刑來對待;台灣的刑罰當然不足以嚇阻不肖業者。 : I& j: Z) m- I3 F D
$ M6 K, J+ ~6 P, b' T6 t6 ~4 M; i
有鑒於此,我們認為,對於黑心業者,必須嚴厲懲罰,絕對不能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寧可讓少數不肖廠商破產,也不能讓消費者長年生活在恐懼之中,對任何食品的安全性都擔心害怕,否則食安事件接二連三,縱然是無良廠商的過錯,但民眾也會對政府失去信心。
5 O+ r2 j4 m- h8 }0 J; F- W1 N
" e5 U" }$ k! B& I$ V3 a8 _tvb now,tvbnow,bttv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