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國需破釜沉舟 讓菲認識到挑戰中國代價

10日﹐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演講時表示﹐對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挑釁行為﹐中國會果斷回應。日前菲律賓向國際仲裁庭提交4000頁訴狀﹐指控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違反海洋法公約﹐宣稱菲方對仁愛礁等島嶼有“唯一主權”。中國對此提出多方面批評和質疑。
2 k: |  Y* x/ {2 l, D5 P3 j( @4 \0 k, |2 K/ u
  就事情本身而言﹐中方很多主張無疑有自身道理。但菲方做法對中國的挑戰在於﹐它就按國際法上不是十分站得住腳或道理不是很充分的做法去做了﹐而如果國際仲裁庭基於某些原因接受菲方的訴狀﹐那菲律賓就會強調自己的做法是合法和有理的﹐並指責中國的立場是無理和不合法的。由此造成的態勢﹐是其利用國際仲裁庭的背書﹐使中國的立場變得被動。5.39.217.769 {0 p& B+ L7 R) w+ B) O% T3 @

7 i/ H8 J% Z$ O# }- Y6 O; C7 o. K公仔箱論壇  菲律賓把南海爭議提交國際仲裁﹐背後首要的問題是國家之間的博弈﹐而不祗是單純的國際法律適用性問題。可以說﹐菲律賓的做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相應地﹐中國的應對也不能止于國際法層面的辯駁。何況這個辯駁﹐一個在國際仲裁庭之內﹐一個在國際仲裁庭之外﹐雙方位置的不對等性不言而喻。
- Q6 O1 @% Q+ [( f公仔箱論壇
4 s& b7 h, g4 ~" r  菲律賓為提交國際仲裁﹐準備了很長時間。這個過程至今已有一年多。隨著時間推移﹐給中國造成的壓力客觀上將呈增大之勢。顯然﹐菲律賓並不指望通過國際仲裁取得一錘定音的效果﹐其核心目的是限定中菲解決南海問題的主渠道。使南海問題的解決﹐離中國一貫主張的通過直接當事方協商和談判解決的路徑越來越遠﹐也使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主張﹑實力優勢在南海爭端中失去用武之地。菲律賓的做法是在南海爭端中強行劃定一個對己有利的主競技場﹐並試圖通過國際壓力迫使中國進入這一競技場﹐更希望由雙方在這一競技場的比賽結果決定爭端結果。0 y: R( D; I+ o0 J, _

( _- u% c/ i. ?8 w3 {6 v6 y&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需要探索打破這一局面的辦法﹐特別是要打破菲律賓試圖鎖定的這一博弈路徑。宏觀上﹐菲律賓為中國設了一個局﹐如果中國的思路局限在這個局內﹐則無法破這個局。因此﹐中國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功夫在詩外”。/ W: @1 z( R# K' u# ~
tvb now,tvbnow,bttvb! C5 y" j  A- A( _0 Z1 h2 J7 {
  中國要改善自身在南海爭端中的態勢﹐需要有幾個方面的政策效果做支撐﹕一是需讓相關國家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維護自身主權權益的決心﹐要更加徹底地打掉任何非分之想﹐在這方面﹐ 中國需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二是讓菲律賓認識到不斷挑戰中國的做法會有代價﹐要讓其對代價的認識更加清晰﹑更加明確﹐而不是留下太多模糊的空間;第三﹐要讓菲律賓看到雙邊談判是有出路的﹐而不是祗有對抗一途。
4 g: p1 J: _) {$ q2 `% h$ V, z+ I3 O
  此次事件也有助於推動對中國外交的反思﹐使中國認識到戰略克制既有讓周邊國家安心的一面﹐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有時是頗為嚴重的負面效果﹐就是對戰略威懾力的侵蝕﹐導致部分周邊國家做無理﹑非法之事卻不害怕﹑無畏懼之感。如何有效結合堅持互利合作﹑保持戰略威懾﹑進行適度的戰略安撫這三個方面﹐實現周邊環境相對積極意義上的穩定﹐實際上是中國從古到今一直面臨的戰略問題。今天﹐中國外交在這個方面需要有更多創造性的思維和更為穩妥的政策舉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