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5.39.217.76$ H) r, T5 S0 q
5.39.217.762 k  l) q8 [" X0 ]2 Y/ ?2 {1 G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深化改革決定公布後,各方解釋都不相同,甚至有人說決定符合了《華盛頓共識》,反映習李體制的再度親美國的市場化改革。
$ e$ p5 E* a0 M8 I1 k* N公仔箱論壇
1 K1 W+ L9 {( G: E* T假若我們稍為熟悉內地政府的政策討論,親美言論當然從來都存在,也通過各種途徑在內地大力宣傳。可是,金融海嘯後,連美國自己也加強政府調節,否定《華盛頓共識》的市場化政策在美國推行的可能性,親美言論已近強弩之末;或許還有人借「克強經濟學」來推銷。從今年下半年習近平的強勢底下,市場化改革之聲變成雜音,胡亂吹噓,在三中全會的決議中並沒有作用。
; v' M' o. L( l5 T9 y7 k5.39.217.76
6 y2 E2 P1 @: a( \$ ~  x2 U當然,市場經濟還是中國經濟的基礎,這一如資本主義以市場經濟作為基礎一樣,並不排除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約束,深化改革的文件亦指出政府介入是針對市場失靈。全面深化改革文件在具體政策上涉及範圍極廣,不易以市場改革與政府干預作為分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實上,現實經濟裏哪那麼容易把市場經濟與政府干預分清。市場經濟的運作不可能是自由放任,而是倚靠法律、道德等,這中間政府的作用可大可小,也沒有甚麼必然的比例。現實經濟都是混合經濟,都是政府與市場在不同的條件下,相互較量,反映社會裏的不同利益、價值。5.39.217.76$ e- F) C$ n9 U/ G% q# L2 Y
5 }) |2 ~# F  Q9 `+ @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大體還有危機周期,有一定的線索可循。於是,中國的市場經濟並不是單線發展,可進可退。市場失效便用政府,政府失效便用市場。習近平承襲中國改革傳統,便是實事求是。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