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林中斌教授近日在聯合報為文「翡冷翠的故事」,談翡冷翠以小事大,在當年與羅馬教廷交惡後,力搏扭轉局面,藉以勉勵台灣面對中國大陸應善用軟實力。林中斌說,台灣的強項,「不是軍事力量,不是經濟規模,不是國際政治,甚至不是高效能政府」,而是「隱藏在民間社會」的創意生活方式、細膩飲食文化、有禮的公民素質等,應可扮演「良性社會催化劑」而逐漸影響大陸改變。 這樣的想法,不但常見於外來客對台灣的評價,對生活於這片土地的人民,也多有此感受。只不過,這段時間以來,民間的焦慮感升高,不但有藝文界人士挺身帶領成立「一三三憲法實踐聯盟」揚言罷免馬家軍立委,就連代表台灣軟實力核心的文創產業界,最近也屢屢有人從政策面(而非政治面)的角度批評政府功能,甚至發出「台灣再現過往盛世已不可能」的痛切之語,對政策表示失望。 顯然,民間社會仍有夢,但官僚社會已無能回應民間需求。這種落差,反映於洪仲丘事件最為明顯。而縱然脫離「國家殺人」那樣極端的個案,就以一般民生和流行文化相關的領域來說,官僚體系和人民、產業界脫節的例子,不勝枚舉,才會使「政府失能」、甚至「馬總統無能」的印象深植人心。 就以慨嘆「台灣再現過往盛世已不可能」的業界人士來說,心急的是台灣曾引領華人社會潮流的流行音樂產業,如今不但受害於數位科技帶來的大環境改變,也受害於大陸市場的磁吸作用。當其他國家業者努力尋求轉型,政府也積極協助產業環境再造時,台灣的官僚體系面對變局,卻只有「出錢補助」等刻板思維,被批評是「典型因襲傳統產業的思維:製造與販售」。之前文化部補助陳妍希出唱片專輯事件,引起爭議,只是微不足道的例子之一。 官僚思維停留在舊時代,公務員提改革計畫的作業能力也如同「作文比賽」,充滿空洞字眼及不切實際的目標。僅以早先文建會(今之文化部)的「文創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年」為例,其預計效益是「提升家庭娛樂教育及文化服務支出比率至百分之十五,六大旗艦產業之營業額至一○二年突破一兆元,累計創造約六萬七千個就業機會」,大餅畫得何其誘人,但評估效益的基準何在,完全無法令人信服。 這種公務員只知埋頭「作文比賽」,以致和業界完全脫節的狀態,不僅文創產業中流行音樂的景況如此,其他如金融業,不也是如此嗎?(且看金管會前主委陳裕璋下台的理由。)傳播科技界不是如此嗎?(且看「反媒體壟斷法」草案內容和當前數位匯流趨勢的巨大落差。) 政府和業界脫節,除了「舊官僚」從心態上自外於國際發展趨勢,也和主事者用人風格有關。為打形象牌,政府好用知名度高的書生學者,這些人幾無實務經驗,談起理論滔滔不絕,和業界往來卻不時表現出「知識分子的傲慢」。所以,即如龍應台以文化人入主文化部,近來也時受文化團體批評;包括金管會、NCC、經建會,也常是業者抱怨的對象。就算偶見從實務界出身者如政務委員張善政,其主導之電信法修正草案最近也遭政院退回,其中最受矚目的強制中華電信釋出「最後一哩」的政策跟著受拖延;如此一來,形同繼續保護半國營事業的獨占,固網民間業者有志難伸,也難怪輿論形容為「最後一哩變遠」。 凡此種種,都可看出政府非但缺乏領軍的功能,反而成為阻礙民間人才追夢的「大石頭」。詹宏志的名言,「有此政府,何需敵人」,恐怕是許多業者私下的真心怨言。台灣既有軟實力藏富於民,政府只須改善環境氣氛,監督遊戲規則,大開大闔讓業者大步走出去;否則,政府和民間的落差日益擴大,形同「兩個台灣」各行其是,才是最大危機。
# n1 F# N+ |9 r) r" L4 Z( o+ L/ O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