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風險地圖”把脈中國省市形象危機根源

5月27日電/社科院26日發佈藍皮書《形象危機應對研究報告2013-2014》指出,中國省市形象危機是現階段矛盾積聚的爆發點。報告根據2013年公開報道的2074個典型案例,整理出“風險地圖”,直指各地形象危機根源,為轉型期如何改善省份形象問診把脈。
' H7 U" P% C9 n! m: D# b* P/ J. A7 B5.39.217.76
- X1 R+ c* s& Q" l2 \公仔箱論壇  新華社報道,在2013年末2014年初進行的各地形象的公眾意見調查中,“當地公共安全差,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為公眾“最不能容忍”,其次是社會秩序“亂”和生態環境“臟”,再次是公共服務“難”與官員素質“差”。
: ?! t5 \7 A: i3 i0 Q/ Y6 Xtvb now,tvbnow,bttvb
# c3 Y( G' x! i- Q  不久前的5月23日,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劉漢、劉維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等罪,均被決定執行死刑。 5.39.217.76) q) ]% r% Z  x# I
# k+ w$ t$ P2 I" D  S
  報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對黑惡勢力的堅決打擊,對貪腐行為的從快、從嚴處理,讓公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 L5 \& H2 ^4 V9 C" {, U& e5 @3 `# a
0 m1 n" M" {/ stvb now,tvbnow,bttvb  這次調查還揭示了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公眾對當地社會自然環境的關注點。
& \) T5 @6 o; i+ u% j7 b$ |7 Itvb now,tvbnow,bttvb/ F8 Y+ g5 ~( ^% j
  比如,40-49歲的中年人群和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均認為最不能容忍的省份形象因素為“當地環境被破壞,空氣水污染嚴重,影響百姓健康。”
3 x: D" C, t0 ~4 }tvb now,tvbnow,bttvb
8 I' X0 L3 m/ W7 u* Y, g  調查顯示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和山西、陜西等能源重地的居民對本地區“生態環境”的滿意度普遍堪憂。 7 {3 _$ f4 ~1 x/ j" o+ J
公仔箱論壇) C) g( X; d+ D1 V8 S
  此外,公眾最厭惡的省份形象問題還包括:治安秩序亂,街面混亂;當地官員素質差,缺乏公信力和執行力;公共服務不到位,基本服務需求未被滿足;居民素質差,言行不堪和違法亂紀嚴重;企業經營混亂,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

. ?$ o; ]" E' e( Y8 z/ g: p4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2 ?( ?/ \
 “面對繁雜的形象危機風險項,省份要改善形象,強化屬地管理是關鍵。屬地政府應根據本省形象危機主要涉及的領域重點開展形象危機的風險防治工作。”唐鈞說。 5.39.217.76+ |0 v- v0 A. v9 z

  H9 q) {% A! V! _公仔箱論壇  這次報告首次提出了科學系統的省份形象危機指標體系。省份形象危機風險地圖顯示的‘危亂臟難差’五大風險領域涵蓋了24個風險板塊共55個風險項,各個風險項相互影響、相互觸發。
* M0 P) l- N# F2 ?/ }5.39.217.76
2 Z/ K7 L- F" q+ z* L" e9 E$ F公仔箱論壇  洛陽市委宣傳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認為,這個“風險地圖”對他來講“非常實用”。“現在信息流通越來越快捷,應對形象危機,我們要主動接觸媒體,讓公眾了解真相。這個‘風險地圖’則給我們提供了一份指南,哪些是風險高發項,非常清楚,我們可以一一進行排查,找出形象危機事件的原因,進行改正。”
) O* U# r- [  M9 y: T5 x5 i* {& N5.39.217.76
4 t9 x' B8 }7 U- i. x9 e公仔箱論壇  新聞出版總署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網際網路監測部盧大振處長認為,在現代信息社會,絕大部分形象危機事件都會成為網絡事件,在網民中迅速發酵傳播,所以形象危機管理研究應該成為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基礎環節。 5.39.217.76" a. w$ W: I7 D

9 _* W; H3 R! Y1 h# f  對於這份涵蓋了五大形象危機的“風險地圖”,不少網友表達了對早日解決問題的期待。“醉夢中的阿修羅”留言說“早治早好!努力!”。 tvb now,tvbnow,bttvb" F9 ~" j& y1 O) g& K

$ @4 h2 P. S/ E4 q( q9 xtvb now,tvbnow,bttvb  “現代社會信息是扁平的,省份形象的評價中公眾的意見越來越重要,各地政府部門以往重視上級評價多,但現在要更加注重外部評價,特別是媒體等監督力量和社會公眾的評價,從以往的形象危機案例入手,排查癥結,重點改、善解怨、全面防,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唐鈞說。" l$ Y4 U, N5 f9 I
公仔箱論壇: D8 O" o9 C: |. n4 R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