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法国渴望弥补过去对阿拉伯地区所犯下的原罪。法国总统萨科齐对突尼斯独裁者本·阿里的支持是坚定、长期且一贯的,直到后者被民众示威活动所推翻。如今,萨科齐正试图让人们想起18、19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的革命理念推动了民主和自由的传播。4 r2 a/ f+ e2 l, J0 k3 t% [* `& Y
! |7 @- P( d3 s; U
意大利对利比亚的担忧则要急迫得多。作为距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最近的欧洲国家,意大利消耗了利比亚32%的石油产量,而且北非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贸易都要经由意大利。此次中东动荡严重干扰到石油贸易和海上贸易活动。不对利比亚进行干预或许最符合意大利的经济利益,意大利希望卡扎菲迅速击败叛军,恢复石油生产。因此在围绕干预利比亚的早期谈判中,意大利愿意拖后腿。然而,假如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大刀阔斧地结束战争便是最符合意大利利益的。
o) D; j$ \& V1 K. b/ Itvb now,tvbnow,bttvb) V! Q. }2 N+ D( `( C, ^% z7 B
在由谁领导利比亚战争的问题上,造成目前这种混乱局面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没有哪个西方大国希望在一个麻烦不断、错综复杂的穆斯林国家领导一场第三世界国际战争。大家都只想发挥辅助作用,没人想出头,这导致外国的干预行动群龙无首。奥巴马在开罗的演讲批评了伊拉克战争,承诺美国将寻求推动阿拉伯国家实现民主,这就使美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既希望推翻卡扎菲,但又不愿意公开领导推翻卡扎菲所必需的军事行动。萨科齐希望法国在利比亚扮演主角,但又担心一旦干预行动久拖不决,法国可能会再次被视为殖民国家。意大利也有同样的担忧。* Z. B S9 J( M
|$ s3 L2 ]" K6 T1 Ztvb now,tvbnow,bttvb西方国家之所以不愿领导干预行动,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领导干预行动就意味着领导反对卡扎菲的战争。而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要让利比亚人民来领导。没有外来干涉、有群众基础并且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革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假如由外界领导,革命就变成了政权更迭,这种事情美国已经尝试过几次,从1953年中情局策划的伊朗政变到2003年入侵伊拉克都是如此,通常得到的都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西方大国希望在利比亚叛军推翻卡扎菲的过程中扮演支援角色,而不是领导角色。然而,叛军的领导层支离破碎、一团乱麻。西方联军目前不知道与利比亚叛军的哪方面协调,即便明确知道,这样的当局究竟能否指挥得了多国空军和海军目前仍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