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大發高論,將外省人分成四種,然後說自己是外省人裡最低級。而他可能的選舉競爭對手,是最高級的一種。梁文傑講對了一件事,說出這種言論的他確實低級,但低級之處不在出身,而在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挑動族群撕裂的心態。這些年來,族群問題伴隨著台灣的民主發展越演越烈,梁文傑這種人當居首功。無數的政治人物,用把族群當作選票提款機來消費。其實,現在走在街上,或者大家平日接觸的朋友、同儕,誰分得出誰是外省人、本省人。誰又能像梁文傑,分得出誰是高級外省人、低級外省人。誰又會因為這些出身看不起對方,或者妄下評論?外省第二代的梁文傑,在分高級外省人和低級外省人的時候,恐怕並不是真的把自己當低級外省人,只不過自認此舉,可以向他的政黨支持者輸誠,強調自己是覺醒外省人罷了。一個政治人物,該從自己的主張、政績來獲得選民認同,用這種不入流的招數,只能說是可悲而已。更可悲的是,梁文傑這種言論,還真的可能有選民埋單。族群牌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政治主張和政績必須透過辯論和檢驗見真章,但一個人出身如何,卻不是自己能夠決定。所以只要扣上「非我族類」的帽子,不管這頂帽子來自省籍或者政經地位,就很容易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獲得認同。只是當這種仇恨的種子被散播後,和諧的社會氣氛,以及就事論事的理性空間,就再也回不去了。民進黨可能重新執政,但假如坐視梁文傑這種族群撕裂者大放厥詞,就算執政,未來也沒有資格要求不同的政治主張者理性監督,梁文傑應該好好想想,這樣的言論是否恰當。! U) w! e' I& w2 `! w+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