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親」點止傷風感冒 誘發心臟腸胃病
* f8 S- e; q y
別以為「凍親」只會導致傷風感冒。溫度下降,身體機能負荷加重,免疫力亦會降低,不少疾病如心臟病、腸胃病及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 0 q' W. i6 \! o2 I0 A% d
1 |* [5 T8 }3 D' }3 A; r" t
編按﹕今個冬天,氣溫急降急升,長輩常叮囑多穿衣服,不要「凍親」。
# l$ T8 y! l, P" ~; J公仔箱論壇
寒冷天氣不但可引發低溫症,還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患腸胃病等機率;疾病是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為何「凍親」會誘發各種疾病?科學理據何在?
- c% h0 b( f1 ]4 f# c公仔箱論壇
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不要涼」、「小心凍親」,到底有否科學根據?筆者將從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幼及多種疾病,探討這個和所有人都有重要關係的有趣生活智慧。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H" {4 l8 Q( X, Y+ y1 U
當雪龍號從嚴寒的南極洲拯救出52名科學家和乘客,大家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因為冰天雪地所引發的低溫症隨時奪命!而在北美,有1.8億人被攝氏零下50度的北極寒流侵襲,身體一旦外露,不消數分鐘便會失溫凍傷!另外,港人並不熟悉冰雪氣候,外遊滑雪、看冰雕時,忽略了腳趾、手指、耳朵及鼻子的保暖,便很易生凍瘡,患處會麻木、紅腫、刺癢、灼熱,甚至出水,嚴重的會引發皮膚肌肉等組織壞死脫落。
, u, N% a! J$ Q2 A
低溫症致血壓升心跳快
* W' q5 [0 a; w+ _! {; b
若體溫低於攝氏35度(華氏95度),則會出現嚴重的低溫症。患者輕則會血壓上升,心跳加速,重則會神志不清,甚或反常地脫衣(paradoxicalundressing)、嗜睡,最後可能心室纖顫(ventricular fibrillation)而突然心律不整致死。老人家、小孩、露宿者、精神病患者、吸煙或酗酒人士,更是高危一族。酒精導致皮膚血管擴張,因此錯覺有暖意,但體溫會更易散失,加上酒精減弱思考判斷力和感覺,從而更易患上凍瘡或低溫症,所以在節日或旅遊,還是淺嘗為妙。 tvb now,tvbnow,bttvb* \9 N* s# `) ?5 W5 r8 [$ B! V, B; h
禽流感諾如病毒肆虐 j- V- P1 \( i5 K$ j
最近聞之喪膽、奪去不少寶貴生命的肺炎鏈球菌及禽流感病毒,都是在冬季進入高峰期。而導致腸胃炎的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亦是在冬季常見。科學家雖未能肯定冬季高峰期原因,但相信這和某些病毒在低溫環境下容易複製,以及人體免疫力受寒冷天氣減弱有關。有趣的是,科學家正針對H1N1、H3N2、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在攝氏33度時複製能力及毒性均較39度時高的特點,研發變種減活疫苗。
/ p1 u c6 v, m9 p& Ytvb now,tvbnow,bttvb
氣管收縮哮喘病發
- w9 W G/ T# v) w1 ktvb now,tvbnow,bttvb
環境方面,氣管的纖毛排痰功能會受寒冷乾燥天氣而減弱,加上冬天取暖用燃料所增加的空氣污染,PM 2.5的上升,氣管受刺激而收縮,正好解釋了為何哮喘病人、慢阻肺病人士,一不小心「冷親」,又要無奈地迫爆急症室。
1 r9 ~5 `- k5 Q9 [, ~
「冷親」亦令周邊血管收縮,繼而血壓上升,這對心臟病人帶來額外負擔。因此,在歐美因鏟雪而引致急性心肌梗塞並不罕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p3 \5 I4 x# W
另外,胃潰瘍、乏脂性濕疹、雷諾綜合症(Raynaud Syndrome),亦喜歡「大約在冬季」,可憐「冷親」這罪名可大可小!
/ x5 f" K# v+ q% d# x5.39.217.76
最後要替「冷親」翻案,家長經常誤會小朋友的鼻敏感或哮喘為感冒,要避免含冤及吃錯藥,最好避免狂換醫生(Doctor shopping),固定看一個家庭醫生。
3 s4 F2 i9 o& m: B6 X"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而「凍親」亦有其偉大貢獻,醫生可替腦受傷病人急凍(Therapeutic hypothermia),以減少發炎和加速復元。家長不應過度緊張「冷親」而把窗口關閉,應保持空氣流通。在適量陽光下作外運動,亦不可或缺。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l9 M6 e6 V( W2 [4 L
更不要忘記給家人溫暖的擁抱,這不但禦寒,亦對心身有益! 5.39.217.76" D' U. @, Z$ j* j; f/ a
圖﹕gangliu10@iStockphoto、資料圖片 文﹕張宇(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