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孚間諜冤案新書揭秘辛 陳競新、許京立5.39.217.762 P6 t; t5 T6 M5 o. l
# c9 ?4 R- }7 q! D$ z- i% p香港著名報人羅孚幼子羅海雷新書首次深入剖析羅孚被栽「美國間諜」冤案始末,將他如何為共產黨奉獻大半生,但在內部被人構陷,最後遭中共體制拋棄的秘辛,展現在世人眼前。
8 |! M& W$ {* y5 U; q( N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x: m) h+ c( v" u) S! i5.39.217.76一九八二年五月,在改革開放之後,在中國與外間關係融冰之際,長期為中共對台及對美統戰、時任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新晚報》總編輯的香港著名報人、共產黨員羅孚(本名羅承勳)突然被召回北京扣查,一年後被栽上「美國間諜」罪,被判十年徒刑,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新聞業界和文化界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判刑後未坐一日監牢,十年監禁實為軟禁;判罪細節從未披露,刑罪證據一字皆無;新華社未及審訊已早早報出罪名細節,判決書與官方報道又多有不符,重重疑團三十年來未有解釋。今年七月,天地圖書出版羅孚幼子羅海雷所著《我的父親羅孚——一個報人、「間諜」和作家的故事》一書,首次從宏觀歷史到相關的人、事細節,深入剖析事件發生始末,將這位老共產黨員如何為革命奉獻大半生,但在內部被人構陷,最後遭中共體制拋棄的故事,展現在世人眼前。公仔箱論壇2 \8 o9 b% J* V; {" R- W) k4 b4 A
5.39.217.76+ \7 s# u, b) b7 }" B7 V- d8 ]1 ^
是誰內部構陷?這本書都有呼之欲出的信息。但歸根究底,還是沒有法治及神秘主義籠罩下的中共體制之害。羅海雷向亞洲週刊說,父親對事件的來龍去脈,一直都是不去想、也不去追究,但是對於家人來說,審查時間拖了一年,且最後竟然可以獲得「高規格待遇」,由徒刑變成軟禁,是最大的懸念,他兩年多前乃開始追蹤,以本身作為工程師的嚴謹態度,從父親一九四零年代在重慶的地下工作開始蒐集資料、訪問,並逐步推敲,先後易稿十五次,至六月終於在北京找到當年的判決書,卻是在一九九三年即羅孚返港前才「補發」的,且與新華社當年未審訊前已發布的新聞稿有多項出入,既只列出「間諜」罪,沒有明確寫上是「美國間諜」,又只指稱他收取「酬金」,而不再是先前所指「每月五千元」的「定期酬金」,審訊過程也只沒收了他身上的兩千多元人民幣。
9 F: }' K$ i% J5 j7 l, L+ e5.39.217.76
& k7 y& J& p% S" ]9 N6 ]羅海雷說:「我看到一位革命者的心路歷程。父親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從一位文化界人士,兼負起對台對美的統戰任務,這是整個時代的產物,也是『機緣巧合』,獲得了很多榮譽,卻也因此引起內部有人妒忌,密告中央,結果根據多方面分析推斷,北京有人保他,卻可能是更高層的已發話了,便產生這樣的結果。但是他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怨氣,還是很平靜。」
6 o2 d c$ G6 Q% ^5.39.217.76
, `. F" w# N( Y v' Z" P(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機緣巧合」、「歷史獨特環境的產物」,是羅海雷談論這本著作時,喜歡採用的詞句,據他說,這也是羅孚看人看事看自己的態度。一九四一年,二十歲的羅孚在桂林加入了《大公報》,到香港後便正式加入共產黨。後來當香港《大公報》的老黨員譚文瑞、劉克林等文壇大將相繼返回北京,羅孚更成為編輯部有份量人物裏唯一直屬港澳工委的黨員,被委以文化宣傳戰線的重要工作。之後正當北京積極與美國緩和關係,建立聯繫,羅孚憑著在文化界的廣泛人脈關係,也「因緣際會」地,參與了對台和對美關係的工作。5.39.217.763 ^0 X$ B/ Z% O7 o0 E* \ i, B
4 l h0 _) y4 z2 s+ }
中共統戰徐復觀的功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H+ k3 _1 i: U
羅海雷說,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國以後,外交孤立,香港的地位顯得更為特殊,成為了中國對外「統戰」工作的重要基地,其中《大公報》更是中共對外宣傳線的關鍵點。特別是一九六九年中蘇關係惡化後,中國外交策略出現變化,羅孚在香港新聞界工作多年,人脈廣,人緣佳,開始加強工作,和台、美人士密切接觸。其中透過時任《星島日報》編輯曹聚仁,與台灣文化界重量級人士徐復觀建立良好關係外,也透過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人脈,廣泛結識了美國外交界人士,於是羅孚參與統戰的工作,便從香港的文化人,延伸至國家安全部領導的對台對美關係,成為他後來遭到誣陷、成為「間諜」的緣由。
y+ a( s6 J8 i7 E+ o8 G+ i( ^: v5.39.217.765.39.217.76. Y; ~+ [5 b H7 V/ n% z
他說:「爸爸參與了很多與他本來身份不相稱的事,不是別人不會做,而是『機緣巧合』,他也衝過了頭,一旦開始了,就是你的工作了。」
# m% S3 G# }) H8 A, i公仔箱論壇! M# ?/ K/ Z$ _1 I' ?2 q
羅孚案是潘漢年山寨版
9 J# k+ Q( w, h9 a8 k) n五、六十年代為中共做對外統戰工作,具有高度危險性,被形容像站在搖搖板上,一方面當時中國的對外關係反覆,一不小心就被指為是中國間諜,另一方面中國內部對外政策往往夾雜政治鬥爭,一不小心又會被扣上「降敵」、「通敵」、外國間諜旳帽子,成為國家關係或政治內鬥之間的犧牲品;羅海雷特別在書中舉出早年被指為中國第一冤案的潘漢年案,與羅孚案做比較。潘漢年曾在中共建政初期擔任上海市第一副市長,卻被指控抗日期間曾與汪精衛會面,後來又馬上獲釋,監護居住。羅海雷說,統戰工作需要獨立進行,除了直屬上級外,往往找不到第三者證明,「這個說法我認為也適合應用在父親的事情上,根本是潘漢年的『山寨版』」。他拿著潘漢年案審判員彭樹華去年八月出版的《潘漢年案審判前後》,感慨地引述書中的說法:「審判只是過場的,法院只辦理法律手續,根本就不是審查案件的事實。」
; I( O* s8 S6 l( O6 i
* F2 [) z: c0 x+ B/ D" g《我的父親》書中提到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羅孚當時工作的「度」,是多麼難以把握。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國阿波羅號登月,舉世震驚,「人類一大步」的名言傳誦至今。當時羅孚把此事作為頭條前報道,保留大標題,頭條給其他事件以免太過突出美國,可算是小心保守,誰知幾天後收到外交部電報,指責他喪失立場。被外交部發電指責,在當時可是少有的嚴厲批評。後來中美關係日益好轉,又有乒乓外交、基辛格秘訪,到尼克遜訪華正式建交,已開始肩負對美工作的羅孚更為積極,曾在一九七一年組識「北美第一團」訪問北京,卻也招來內部妒忌;據羅海雷說,內部當時傳出一種閒言:「羅孚不會英文,卻負責對美工作。」
# c5 i( Y/ S; `$ w- @" e2 p4 mtvb now,tvbnow,bttvb
: O6 S! ?: S: p' f% D8 e8 U" M- o5.39.217.76錯綜複雜的大局和人事關係,往往使國內外的政治形勢,成為對外統戰工作起伏的風向標;書中記述,北京自七五年便接獲反映羅孚問題的材料,但當時中美關係好轉,羅孚受邀赴美新聞處交流,親台文人卜少夫亦邀他訪台,連日本駐港官員都想通過他建立大陸關係,當時主管統戰工作的還是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北京對統戰工作的態度還是開明的,一九七六年周恩來逝世後,風向開始轉變,至一九八二年前後,即羅孚被扣押當年,局勢更出現多項微妙的變化。tvb now,tvbnow,bttvb$ \) i+ _& M5 s/ w' E
# i! g" H- a3 _/ h$ ^: E* a3 Xtvb now,tvbnow,bttvb羅海雷說,美國當年通過法律對台出售軍火,加上網球女運動員胡娜出走,當年鄧小平又在十二大提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中美關係進入建交以來第一個冰封期。正在這時,羅孚對美關係的國安部領導潘靜安「退休」,而對台統戰工作最成功的個案徐復觀,本來已準備與台灣的青年黨主席李璜訪問山東曲埠,卻在同年四月逝世。「太多疑點了,是不是當時國際關係的局面已經打開,父親已沒有那麼重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9 S: w/ B; h; _8 O
+ R G# V8 m" O
這是一個中共不斷吞噬革命之子的故事,也像羅海雷說,是「一個讓人感觸的大時代故事」。他說,九十歲的羅孚,個性低調依然,在他撰寫《我的父親》一書兩年多的過程,除了核對事實之外,就是反覆叮囑他,對人的評價要嚴謹,不要傷害別人;他說,誰是誣陷羅孚的元兇,經過推斷後,已心中有數,但是既沒有清晰證據,當事人也已經離世,書中不再點名提及,反而,他更感慨於故事反映出整個體制的問題,便特別加上「回憶與反思」,作為《我的父親》的最後一章。; t; @, y2 Z9 s& Z) T
( v- L" e/ f8 x/ ?1 h# t/ L& U6 ^5.39.217.76羅海雷說,中共陶醉於自己的組織能力,不斷審查自己人的忠誠,這在戰爭時期是正常的,而且敵人也變相成為了一股制衡的力量,但是到主政時,沒有民主法治的制度,卻還不斷審查自己人,而且整個體制下可隨便告人,被告卻沒有自辯的機會,結果不但害了人民,也害了自己人,傷透人心。公仔箱論壇. w% h" F6 T/ W0 |4 e
tvb now,tvbnow,bttvb; I1 K# N" I/ }# T
羅孚軟禁在北京獲優待公仔箱論壇% l8 }" T5 _) [' C% F! t1 h
其實書中也隱約顯示,中共當局最後也知道自己擺了烏龍,但礙於面子,只好將羅孚「軟禁」,給予優待,聘有廚子做很好的飯菜,居住的條件也不錯,雖然屋內暗藏監視鏡頭竊聽。羅海雷說時,桌面上堆滿著兩年來從家裏找出來的大量資料,包括羅孚在北京的日記,還有申訴書等原件,其中還有畫家華君武相贈的一幅畫,上面題字「上不必驕奢,下遺無須悲愴」。tvb now,tvbnow,bttvb3 R+ t! H: z0 Y& v) G/ P
8 Q; Q9 B4 D9 l$ N' \「這大概就是父親的心境,不然也活不到今天」,羅海雷指著畫,大笑說。 |